申论标准范文:人民日报社论2010年9月到11月汇总
2010-12-12来源:人民日报

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五周年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纪念日,也是值得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纪念日。

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同人类文明的凶残敌人法西斯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65年前那场决定世界命运前途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转折点。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今天,我们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就是要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无辜死难同胞;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爱国人士、抗日将领;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悲壮惨烈与不屈抗争应该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智慧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现实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解放的核心力量。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的“七七事变”,把中华民族推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吹响了抗击外敌的第一声号角。在那场威武雄壮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集中显示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蓬勃伟力。抗日战争是一场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民族解放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一切不愿做奴隶的中华儿女毅然奋起,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斗争。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正是基于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抗日战争才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旺盛生命力、巨大凝聚力和卓越创造力;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更昭示一个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任何列强都不能征服的,是任何困难都难不倒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揭示了自强是一个国家自立的根本保证。战争是实力的较量,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当年,孙中山先生痛感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日本军国主义敢于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处于分裂、战乱状态,政治腐败,经济落后。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教训和新中国60年建设发展的经验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说明,强大国力是一个国家免受外来侵略和压迫,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发展则是实现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65年过去,那场战火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20亿人口卷入其中的残酷战争,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为子孙后代留下极其沉痛的教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年以来,人类社会和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要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尝战祸之苦痛,深知和平之宝贵,和平发展、永不称霸成为中国人民的坚定选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才能不枉人类付出的巨大代价。

今天,中华大地上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是未竟使命。面向未来,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凝聚起来,形成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再闯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

——热烈祝贺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

30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之时,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场,开始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创业岁月。30年来,深圳等经济特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不辱使命、敢为人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实践,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自诞生之日起,经济特区就肩负着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先行探路的特殊使命。30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自身发展遇到多大困难,经济特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战胜了一个又一个严峻挑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为全国其它地区的改革发展提供了鲜活范本,向世人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30年来,从单项改革突破到综合配套推进,从经济领域改革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率先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勇敢开启对外开放的“窗口”,率先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到大胆“走出去”利用全球市场和全球资源,改革开放一次次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经济特区30年的历史性巨变,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现代化航船的破浪前行,仍然离不开改革开放。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30年来,经济特区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深圳GDP年均增速达25.8%,从昔日的边陲小县崛起为现代化大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最大说服力所在,也成为中国发展道路和成就的精彩缩影。30年来,从引进外资企业,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再到走自主创新之路;从追求速度的跨越式发展到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的科学发展,一次次发展理念的革新和发展方式的变革,都推动着经济特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展现着科学发展的光明前景。

30年是一个历史单元,也是一个历史起点。对于中国而言,改革开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对经济特区来说,先行先试仍然是必须肩负的使命。今天的经济特区面临着重起步、新定位、再出发。如何推动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如何解决地区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矛盾,如何应对能源紧缺和环境压力问题……先行一步的经济特区,有责任也有能力先行破题,率先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鲜经验。

邓小平同志说过,“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如今,对于深圳等经济特区而言,责任与使命仍在,信心与勇气依旧。以“敢为天下先”的胆魄,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经济特区必定能加快实现新转型、新发展、新跨越,闯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引领潮流,再创辉煌。

 

书写伟大祖国的光荣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

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六十一个国庆日。这一天,黄浦江畔,世博园内,也迎来了中国馆日。美丽的“东方之冠”,传统与现代融合,历史与现实辉映,这是向世界的激情展示,也是对伟大祖国61华诞的珍贵献礼。

从战胜玉树严重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到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从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揽子计划,到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到保障和改善民生,过去的一年,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又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成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

走过61年波澜壮阔的历程,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史上的奇迹。我们让一个落后的东方古国,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人民共和国赢得了光荣。我们让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多民族国家,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十几亿人民福祉不断增进、面貌焕然一新,为中华民族赢得光荣。我们在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探寻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现了一种新型社会制度的旺盛活力,为社会主义赢得了光荣。在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中,我们伟大的祖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份光荣,属于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属于奋勇向前的社会主义中国,属于团结奋斗的13亿中国人民。

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我们为伟大祖国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但也深知,中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依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充分重视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充分重视发展中遭遇的问题,准确把握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勇敢担当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在历史进程中,国家的勃兴往往由特定的时间坐标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意义。2010年,这是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点:“十一五”规划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即将展开。这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节点:本世纪头20年中国发展正处于重要关头。这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接续点:“三步走”战略前两步已经迈过,正向第三步目标阔步前进。

在这承前启后的阶段,新的历史契机等待我们把握。目前,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寻找并努力焕发新的发展动力。这充分反映了一个执政61年大党的历史自觉,反映了走过一个甲子年轻共和国的变革意识。“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只有科学制定规划、扎实推进工作,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此刻,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从2010年到2020年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只有10年,距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不到40年,只有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才能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使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尤其需要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在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中,铸牢人民共和国的基石,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团结前进,世界将会看到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崭新中国,中国也将为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伟大祖国续写新的光荣!

2025公考·省考培训课程试听预约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