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7日下午河北省省直机关、省地税局面试真题
2011-07-12来源:易贤网

1.参考山西煤矿事故,用“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做一个演讲。

【参考答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可谓掷地有声,这是每个领导干部应有的胸怀,更是一种保障人民幸福的责任。

“安全第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是从血的教训中得出的深刻体会。在安全生产管理上,一丝一毫的放松,一点一滴的侥幸心理,都有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灾难。不听“骂声”,就听“哭声”,这已被血的教训一再证明。所以,在安全管理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半点虚假。否则,不仅成为历史的罪人,更降低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有失党心、民心,危害不可估量。

“骂声”和“哭声”,都不是什么好听的声音。但是骂声”中“受损”的是自己,只是少数人暂时的不理解和不满情绪的发泄,“哭声”则是人民群众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或身体遭受重大创伤的痛楚。从中不难看出“骂声”和“哭声”孰轻孰重。只要老百姓幸福安宁,需要有“宁愿用少数人的‘骂声’来代替广大老百姓‘哭声’”的决心。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体现了管理者抓安全生产管理的决心、恒心,也体现了当政者“权为民所用”所应有的责任心。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不仅要铁面无私,对安全生产严格管理、严格检查、严厉查处,更要心存真爱,时时刻刻心里装着人民群众,系人民群众的安危于一身。我们相信,只要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都能坚持“宁可听骂声、不愿听哭声”和“宁可平时严管得罪人,决不放任失职当罪人”的工作理念,把心用在为老百姓谋利益、为老百姓服务上,就一定会换来人民的赞声和家庭的笑声,换来社会的和谐。

2.大学生“回炉”上技校,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近几年,大学生“回炉”上技校由个例发展到群体,由一地发展到多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我认为,对于这一社会现象,应该辩证地来看。

一方面,大学生“回炉”现象让人欣喜。首先,这是大学生就业观念日趋理性的反映,说明大学生就业观更加务实,认识到技能型人才的价值,从而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需要。从这个意义上看,“回炉”是一件好事。其次,用人单位已开始抛弃过去那种“唯学历”的人才观。在人才招聘上开始注重自身需要与毕业生实际技能的结合,实事求是,不再一味地在学历上“贪高求荣”。最后,这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希望,说明中专职业技术教育大有可为。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应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抓住机遇,大胆革新,调整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对口人才。

另一方面,大学生“回炉”现象也让人忧虑。正是一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需要、专业知识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导致了大学生“回炉”现象。大学生“回炉”是一种无奈的被迫之举。大学生毕业后又“回炉”,既浪费了社会的教育资源,又加重了家庭负担,对大学生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面对大学生“回炉”现象,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认真思考,及时调整,这样才能避免许多问题。一、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打破以往的专业设置,有效解决好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这一矛盾,使更多的学生毕业后能及时融入社会,实现有效就业。各级高校只有按照社会就业需求,合理安排专业设置,转变和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文武双全”的复合型人才,才不至于使大学生“回炉”上技校问题再发生。二、社会各类用人单位和企业,都应该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从保护大学生健康成长出发,降低对大学生的就业准入门槛,给新毕业的大学生充分的就业机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大学生适应社会同样也需要时间。三、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加强修养,多实践、多参与、多学习,才能够防止大学毕业之后“回炉”的尴尬。

2025公考·省考培训课程试听预约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