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常用知识第二章:金融货币
2010-03-31来源:易贤网

一、货币常识

1.货币的产生

人类社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后,便有了剩余产品,开始出现了物物交换。经济学上称之为简单的商品交换。顾名思义,物物交换是一种直接交易。

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并渐趋复杂,简单商品交易的形式给人们带来种种不便,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必然导致新的交换手段的产生,于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新的、普通而又特殊的商品——货币,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了。它被固定地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等价物。作为交易媒体,货币能使交易以更快的速度和方便的形式进行。由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无形中将买、卖行为分开,从而人类社会经济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在秦始皇统一币制时,第一次把黄金正式定位为上币,铜币为下币。到了汉代,黄金货币的储量和流通量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状况。

近代,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拓,黄金和白银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上的一般等价物,即世界货币。各国的中央银行、国库,都掌握着黄金,形成各国的黄金储备,构成了国家货币制度的基本因素,成为维持国家货币信用的主要支柱。

现在,黄金和白银这些金属货币已经退出各国的国内市场。代之而充当流通手段的是各国的纸币。经济学家称之为代用货币。代用货币的长处是:印刷纸币的成本比铸造金属币的成本低;纸币流通也避免金属货币流通中重量成色的价值差异;纸币比金属币更便于携带。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