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含义
健康一般归结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心理健康有六条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二、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这是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立的神经症来看。另一方面,焦虑也是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等在内的各种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2.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有严重的焦虑感。焦虑是个人对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如果一个人确信这种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时,抑郁就取代焦虑成为主要症状。
3.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4.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恐怖症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对一件具体的东西、动作或情境的恐惧)、广场恐惧症(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和社交恐怖症。
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有人格障碍的人与有神经症的人相似,都没有丧失与现实的接触,也没有明显的行为混乱。
6.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性心理障碍。
第二节 心理评估
一、心理评估及其意义
(一)心理评估的含义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可以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等。
(二)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疾病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对当事人心理疾病的有无以及心理疾病的类别进行诊断。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了解健康状态下的心智能力及自我实现的倾向。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关注的是人的潜能、人的价值实现的程度,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程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受到高度重视。
(三)心理评估的意义
1.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2.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二、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是一种特殊的测量,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的程序。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三、评估性会谈
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
会谈法的优点是∶在会谈中可以当面澄清问题,以提高所获得资料的准确性;通过观察会谈过程中双方的关系及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可以获得许多重要的附加信息。为了使会谈富有成效,除了要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外,辅导教师还要运用一些专门的技术。
1.倾听
2.鼓励
3.询问
4.反映
5.澄清
6.面质
四、其他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系统地直接观察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对所观察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
观的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种方法。记录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1.项目检核表;2.评定量表3.轶事记录。
(二)自述法
自述法是通过学生书面形式的自我描述来了解学生生活经历及内心世界的一种方法。日记、周记、作文、自传、内心独白都是自述法的具体形式。
第三节 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一)含义
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二)途径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
(三)目标
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
(四)原则
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二、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强化法
2.代币奖励法
3.行为塑造法
4.示范法
5.惩罚法
6.自我控制法
三、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
2.系统脱敏法
3.肯定性训练
四、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