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精华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12-29来源:易贤网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发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二、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1.乳儿期(0~1岁)

2.婴儿期(1~3岁)

3.幼儿期(3~6、7岁)

4.童年期(6、7岁~11、12岁)

5.少年期(11、12岁~14、15岁)

6.青年期(14、15岁~25岁)

7.成年期(25~65岁)

8.老年期(65岁以后)

到了14、15岁,个体发展进入青年初期,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逐步与成人接近。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键期

已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岁~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当然,儿童的行为学习与动物的完全依赖本能的学习不同,即使错过了关键期,有的能经过补偿性学习仍有可能获得,只是难度要大得多。所以,我们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感觉运动阶段(0~2岁)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维思维(即思维的片面性)

2.思维的不可逆性

3.自我中心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主要有如下特征:

1.多维思维

2.思维的可逆性

3.去自我中心

4.具体逻辑推理

(四)形武运算阶段(11~15岁)

二、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一)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所以,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发展水平,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一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三)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一)人格的含义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二)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1.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岁~1.5岁)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岁~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11岁)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18岁)

其他三个阶段分别是: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三)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因素

1.家庭教养模式

2.学校教育

3.同辈群体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二是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的自我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三是自我监控,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追求等。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1岁末,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并在与成人交往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身体特征、行动和活动能力来看待自己,并作出一定的评价。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但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节控制能力也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在青年初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通过对自我的发现,产生独立的愿望,了解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一)认知方式的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与教育有明显关系的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场独立与场依存(这两个概念的提出者是赫尔曼·威特金)

2.沉思型与冲动型(这种认知方式是贾罗米·凯冈提出的)

3.辐合型与发散型(美国的吉尔福)

(二)智力差异

1.智力与智力测量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为了对人的聪明程度做定量分析,心理学家创造了许多测量工具,这些测量工具被称作智力量表,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智力测验中引进了一个重要概念——智商(IQ),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是用来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相对指标。

IQ一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2.智力的差异

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故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和个体内。个体间的差异指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的稳定的平均数比较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也是指那些表现在恒常的行为方式上的特征。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二)性格的差异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1.性格的特征差异

性格特征差异通常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性格的态度特征;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2.性格的类型差异

性格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组合。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对性格进行分类,以下列举几种:

依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类。

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三)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更应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2025公考·省考培训课程试听预约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