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阅读题在公务员考试中出现得比较早,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通常情况下是给定一篇文章,根据文章对几道题目作答。可以说篇章阅读这种题型难度相对语句阅读较高,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大量的信息文字,同时进行准确的判断,因此对于考生来说十分头痛。然而自从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引进了片段阅读这种新的题型之后,篇章阅读逐渐居于次要地位,在2004年到2008年的考试中没有再出现过,因此可以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从题型角度讲已经转变了策略,考查点由篇章阅读逐渐过渡到片段阅读。
那么对于考生来说到底要不要继续复习篇章阅读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篇章阅读这种题型虽然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已经不再出现,但是在地方省市依然存在,比如北京市、广东省以及一些省市军转干的考试中。因此想要考地方公务员的考生对这种题型依然要把握。
此外,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如果复习时间比较充裕,那么对篇章阅读进行一定程度的复习也是有必要的。因为语言的原理是相通的,能够达到在短时间内对一篇信息量较大的文章有准确把握的能力,其语言功底和做题的感觉与速度必然都会相应提高,易于在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部分胜人一筹。更重要的是,篇章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同样适用于申论考试的作答,把握了如何处理大段文章的技巧,再去面对申论材料中洋洋洒洒的近万字,就不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题型综述
一、词句理解题:篇章阅读题中的词句理解题包含了两小类题目。
1.词语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篇章中某一词语隐含意义的理解能力。这些词语虽然在文中出现,但常常不用本义,而是具有比喻、引申、反语等修辞色彩。因此要求考生在理解基本意义的基础上,还要理解在篇章中的具体含义。
2.语句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其中既包括对比喻、引申、反语等具有修辞色彩语句的理解,还包括对结构复杂的长句理解,以及一些对含有专业术语、意义晦涩难懂的语句理解。
二、代词指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代词指代词语的理解能力。这类题型中多体现在对指示代词“这(些)”“那(些)”、人称代词“你(们)”“我(们)”“他(们)”“它(们)”等指代内容的考查。
三、细节判断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段具体语句信息准确理解和掌握的能力,其中包括对语句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等方面的能力。这类题目难度较高,要求考生在文段中快速寻找仔细辨别、准确判断。
四、标题填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整篇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根据具体表述与文体风格判断篇目大意与论述主题,要求考生在把握篇章主旨的基础之上进行概括归纳出恰当的标题。
五、选词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词语准确含义的把握,根据篇章中所给信息进行未知信息及词语使用的选择,其中包括对实词、虚词(主要是关联词)及成语的考查。
技法点睛
【精讲】
一、做题顺序
对于篇章阅读来说,首先要明确做题的顺序。考生通常会先阅读文章,然后审题,接着到原文中去寻找**。事实上这种顺序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人的瞬时记忆是短暂的,尤其在强大的考试压力下更容易遗忘,如果按照这个顺序去答题,往往到了具体解答时已经忘记了阅读内容,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和查找信息的困难。那么怎样的顺序才最为合理有效呢?经过专门的研究对比发现,以下的作答顺序最为适合:
首先审题,在阅读每道题的过程中寻找该题的关键词。换言之,将考点加以瞬时强化记忆,达到阅读时能够及时反应的程度。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考生可以通过大量读题、做题的方式来训练自己这种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率。
此外在审题时,要注意以下表述:“对‘×××’理解正确的是……”意味着首先要到原文中找到其位置,提醒自己阅读到此有问题出现。“第兰段的……”意味着第三段会出现问题。总之,在读题的过程中,考生要高度紧张,尽量能够从问题要求中获取最大的信息量。
其次,就要带着问题到原文中去寻找**。公务员考试中的篇章阅读不同于其他考试的篇章阅读,问题的**并非在篇章中可以按顺序找到,这也就意味着考生在作答时要有选择性地安排顺序。通过原文标注定位的方式,很多题目如:词句理解题、代词指代题、选词填空题等,并非需要通读全文即可根据标注方式及时作答。此外如标题结语题、主旨观点题、细节判断题等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题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作答。
总之,确保在阅读过程中能最大程度地对文章的有效信息进行辨别,提高考生的阅读质量和做题效率。这种做题顺序与答题策略是最为科学合理的。由于各位考生多年的做题习惯不同,一时间难以改正,因此一定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来培养这种良好的做题习惯,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韵阅读水平。
二、阅读策略
考生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以下五点:
1.文章、段落的首尾句。
2.转折、递进、结论、条件等关联词引出的主题句和观点。
3.标点符号引出的语句信息:
①“;”“、” (并列关系)
②“” (反语/援引/强调)
③“?” (设问/疑问/反问)
④“——”“:” (解释说明)
4.援引中的正向援引“正如……”可以支持作者观点,帮助理解作者意图。
5.人名、地名、数字、英文、年份、括号略读,可用它们来确定细节判断题语句信息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