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 情 分 析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常识判断部分,经济常识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在经济常识中两个重要的考点为:经济理论和经济活动。经济理论主要考查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理论、重要人物及其思想、著作,以及由一些社会热点现象所体现出的经济学概念、原理等。经济活动主要考查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人与分配等几个方面。其中,生活与消费、收入与分配是重要考点。题目的数量和设问的角度比较丰富和灵活,需要考生加强对这方面内容的复习。
考点分类专家讲堂
第一讲 经济理论
高频考点
考点释义
经济理论是公务员考试中比较重要的常识判断内容,在公务员考试中主要从以下的三方面考查经济理论:一是经济理论的起源及沿革,这部分不是考查的重点,但是有助于考生更好的理解经济方面的题目。二是学科分支,这部分主要介绍经济学的学科分类。这些学科的分类是历年公务员考试的重点,考生在复习时注意对各个分类学科的把握。三是经济学概念,经济学概念在这几年主要借助时事热点的外衣,要求考生能够将一般现象归纳为特定的经济现象和原理。
重要词条
经济——在中国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经邦”和“济民”、“经国”和“济世”,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内容不仅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而且包括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问题。在现代,关于经济的定义很多,本书认为,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
“亚当·斯密”——英国人亚当·斯密是公认的“经济学之父”,于1776年著《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国富论》是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即市场自动调节资源的分配。同时主张政府无作为,不干涉经济发展。在《国富论》的指导思想下,早期资产阶级国家政府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空间。近代资本主义借由新兴工业革命的技术和航海术的进步,从而得到蓬勃的发展。
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3),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发表于1936年的主要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起了经济学的革命。这部著作使人们对经济学和政权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凯恩斯发展了关于生产和就业水平的一般理论。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即生产者(厂商)、消费者(居民)的经济行为,包括供求价格平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在不同市场类型下厂商成本分析与产量、价格决定理论、生产要素收入决定即分配理论等。简单地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市场经济——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调节手段的国民经济运行方式。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马尔萨斯人口增长理论——马尔萨斯首次提出的一种假设,认为人口增长的“自然”倾向快于食品供给的增长。因此,随着时间推移,人均食品生产增长率趋于下降,从而给人口增长设置了一种障碍。一般地说,这种观点认为,随着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标准的提高,人口倾向于更快的增长。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实施控制货币、利率、信贷条件的目标和手段。货币政策的主要丁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比率和贴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