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将监测探头拔出、人为干扰采样装置、将监测导线接入办公室随意篡改数据……环保部12日披露了中国水泥厂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这7起监测数据造假事件的11名责任人被行政拘留。
安装污染排放自动监测仪,目的是为了反映企业治污的真实状况。一旦企业弄虚作假,监测数据就会失真。数据失真不仅易造成执法误判,使违法企业逃避了应有处罚,也会严重损害环保部门的公信力——公众已对污染忍无可忍,环保部门可能还蒙在鼓里。
此次环保部对7起典型的污染监测数据造假责任人进行行拘处罚,不仅是按章行事彰显有错必惩的执法力度,另外一层,恐怕也是对更多污染企业敲响警钟。对于“有牙齿”的环保执法,我们表示认可和赞赏。但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环保造假之所以频繁出现,除了个别人胆大妄为,还因为惩罚风险与收益的高度不对等。因此,有必要引入顶格处罚机制,让污染企业不敢在造假这条“近道”上走太远。
当事者都是在赌被抓的概率和实际惩处大小。假如被发现的概率只有五成,而惩处仍然维持不变,这就等于变相地降低了一半的惩罚,违规力度比原来增加一倍也是一种上算的事。鉴于此,环保部门除了加大抽查力度,让环保造假者无所遁形,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加大惩处力度,让企业对污染监测数据有敬畏之心。
在新闻报道中,笔者也注意到这样一条信息:“由于财政资金不足,很多地方大多采取排污单位出资为主、财政资金适当补助的方式建设和运行自动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环保部门的耳目,如果建设仍交由企业,靠“贼喊捉贼”来执法,肯定会留下很多漏洞,这一点则需要环保部门反思并有所作为。
问题:谈谈怎样杜绝环保造假现象的发生。
要求:有针对性、分析具体、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杜绝环保造假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组织相关企业进行培训学习,观看环境污染案例纪录片,通过透析经济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来提升污染主体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加大企业环境违法成本;
三、把环保纳入绩效考核,强化环保部门的环保责任,构建规范的监管流程和严格的监管制度;
四、鼓励全民监督,对环境问题绝不纵容,设立民众环境监督的网站平台,充分公开环保造假以及处罚结果。(18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