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概述(2)
2009-09-02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联结学习论基础

学习的联结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在S—R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隋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在他的经典实验中,他将狗置于经过严格控制的隔音实验室内。食物通过遥控装置可以送到狗面前的食物盘中。狗的唾液分泌量通过仪器可以随时测量并记录。实验开始后,首先向狗呈现铃声刺激,铃响半分钟后便给予食物,于是可观察并记录到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当铃声与食物反复配对呈现多次以后,仅呈现铃声而不出现食物时,狗也会作出唾液分泌反应。在这个实验开始时,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而铃声不能诱发狗的唾液分泌。这时食物叫无条件刺激,铃声叫中性刺激,诱发的唾液分泌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应。在铃声与食物经过多次匹配之后,单独呈现铃声而没有食物时,狗也会分泌唾液。此时,中性刺激铃声具有了诱发原来仅受食物制约的唾液分泌反应的某些力量而变成了条件刺激,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即能引起的反应则叫作条件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泛化律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取决于新刺激和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新刺激与原条件刺激越相似,其诱发的条件反应就越强。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刺激很少每次都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出现,这就需要借助于刺激泛化将学习范围扩展到原初的特定刺激以外。在许多时候,需要把一些类似的刺激区分开,这就需要刺激分化。分化律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在实际
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经常需要对刺激进行分化,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泛化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而分化则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作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

3.高级条件作用律

在条件作用形成以后,条件刺激可以像无条件刺激一样诱发出有机体的反应。从这种意义上说,条件刺激似乎成了一种“替代性”的无条件刺激。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外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叫做二级条件作用。在二级条件作用中,条件作用的发生不再需要具有生物力量的无条件刺激的帮助,因而它极大地拓宽了经典条件作用的领域。二级条件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许多复杂的人类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很多行为往往不是由无条件刺激直接引起的,而是通过初级条件作用和二级条件作用,由与无条件刺激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条件刺激所引起的。经典条件作用能有效解释有机体是如何学会在两个刺激之间进行联系,从而使一个刺激取代另一个刺激并与条件反应建立起联结的。但经典条件作用无法解释有机体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主动作出某种随意反应的学习现象。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