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面试热点话题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7-05-26来源:易贤网

【材料】

2016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今后,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党委或政府“一把手”将有一个新头衔:“总河长”。这也意味着,在部分省区市近十年实践基础上,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的“河长制”将在全国推行。

【解析】

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复杂水问题以及维护河湖健康的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性创新。河长制,是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

最近几十年来,中国河湖水体的状况已经威胁到人们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程度。“牛奶河”、“酱油河”、“油画河”成了众多河湖的代名词。中国“存量”河湖的现状,不仅不能满足代际公平的起码要求,也直接威胁到了当下人们的生存。由此,人们开始正视和认识河湖管理保护的现状。从治理淮河污染开始,各级政府开始在水治理逐渐加大力度,提升河湖管理保护水平。从实际效果看,河湖管理保护水平还有太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要重视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施河长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就是水环境质量改善。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治河与抓其他工作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其次,要处理好依法治水和考核问责的关系。上有考核、下有监督的制度体系,能让各级河长共同担起治河的责任。将实践中的有效做法制度化、管用经验长效化,有助于推进河长治水的规范化、法治化。

最后,要统筹好政府责任和利益相关方的关系。需要规划、水务、环保、城市管理等多部门协同,上下游、干支流、沟渠一体化的系统治理,政府主导,市场发力,公众监督,明确各类主体的职能和责任,共同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