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备考:分析现象常用此法
2015-09-25来源:易贤网

在结构化面试的各种题型中,重点考查的是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类的题目,从而判定考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那么接下来侧重给大家分享一下分析社会现象常用的三个方法。

一、主体分析法

所谓主体分析法,主要是寻找题目中的主体(关键词)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最少要挖两个主体。然后分主体进行原因分析,接下来对应原因提对策。主体分析法最常用的主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宏观一般涉及到的主体有国家、社会、法律、制度、舆论、政治、经济、文化。中观涉及到的主体有相关机构、组织、部门。最后是微观,微观涉及到的主体主要有个人和家庭。个人还可以进一步从主观和客观来进一步阐述。例题:大学生入学时,很多家长护送,导致学校及周边旅馆爆满,还有家长露宿操场,你怎么看?这个例题各位考生完全可以从主体分析法入手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二、维度分析法

维度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分析的目标对象所采用的分析角度。一般情况下,分析社会现象时,所涉及到的维度主要有一下几个。比如说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观念、舆论、执行、监督、礼仪。例如有一道面试真题,问大学生自杀现象该如何看待。那么各位考生在分析这一社会现象的时候,按照维度分析法来分析是比价清晰的。再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每一个维度都要涉及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每个维度有侧重点的涉及。

三、举例说明法

社会现象题存在的难度之一就是考生感觉无话可说。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大家可以采用举例说明法。所谓举例说明法就是遇到说不出来时举个例子进行讲述。例如最近有不少歹徒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引起众多学校恐慌,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此你怎么看?如果无话可说,就可以举例说明。正面例子可以列举中国航天史上的屡次成功。反面例子比如“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蝴蝶效应”: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

更多信息请查看事业编‖公务员‖考试资料‖考试技巧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