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2)
2009-09-04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一)自我中心期

在生命降生之初,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和外界事物的区别。大约8个月左右,生理自我开始萌生,这就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到1岁左右,儿童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1周岁以后,儿童逐步认识自己的身体,也开始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大约到2岁左右,儿童逐渐学会用代词“我”来代表自己。3岁左右的儿重,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其特点是:①出现了羞愧感与疑虑感。做错事时,儿童会感到羞愧;碰到矛盾时,儿童会感到疑虑。②出现了占有欲和嫉妒感。儿童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独自占有,不愿与人共享;如果母亲对别的孩子表现出关心和喜爱,儿童会产生强烈的嫉妒感。③第一人称“我”的使用频率提高,许多事情都要求“我自己来”,开始有了自立的要求。3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其行为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以自己的想法来解释外部世界,并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投射到外界事物上去。

(二)客观化时期

从3岁到青春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的时期。在家庭、幼儿园、学校中游戏、学习、劳动,个体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渐形成各种角色观念。这一时期,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个体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能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等。

青春期以前,个体的眼光是向外的,引起兴趣和注意的是外部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视而不见。个体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主体,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但却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常常把自己的情绪视为某种客观上伴随行动而产生的东西,而不懂得情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不善于运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世界,而只是照搬成人的观点作为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三)主观化时期

从青春期到成年的大约10年时间里,个体的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并逐步获得了心理自我。自我意识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用自己的观点来认识与评价事物,使自我意识成为个体认识外部世界的中介因素,从而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二是会从自己所见到的人格和身体特征出发,强调相应事物的重要性,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三是追求生活目标,出现与价值观相一致的理想自我;四是抽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使自我意识能超越具体的情境,进入精神领域。

(二)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

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也开始加剧。作为“主体我”的观察者,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考察和评价作为“客体我”的被观察者。不断发现现实的自我总是落后于理想的自我,于是“主体我”和“客体我”便在诸多方面出现了矛盾冲突,甚至有一定的内心痛苦和强烈的不安感。对自我的评价常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常是波动的,对自我的调控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面对自我意识的种种矛盾,大学生开始通过各种活动来对自己进行重新认识和探究。

1.以学习成才为中心的自我探究

这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智力与能力的探究上。个体会经常联系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别人的评价进行思考,逐步形成对自我智力与能力的意识,大学生这种自我意识是以个体的学习成才的愿望为基础的。

2.以社交活动为中心的自我探究

这主要表现在个体对外貌和仪容、对个性特征、对社会地位和社会威信等的追求上。对有关自我身体、性格方面的认识,一方面与其日益强烈的社会交往需要相联系,尤其是随着男女交往的增多,个体不仅要时刻考虑自己的仪容外貌的优美,而且对自身是否具有引起异性好感的性格和气质也十分关注。另一方面又与其不断增强的自尊心的发展相联系。大学生对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都比较敏感,往往通过这些来勾画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经过自我探究,形成反映自我社会地位与威信的角色意识。

3.以个人未来的前途与发展为中心的自我探索

这主要表现在个体对个人未来的社会角色、社会义务、社会归属、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思考上。对这些问题探索的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生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速度,并最终影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4.以自我的社会价值为中心的探究

大学生既力求探究和发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也较明确地意识到了自我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归属、社会义务,以及具有社会意义的性格特征等等。他们能认识到个人作为群体一分子的地位与作用,对作为一个大学生的社会价值更加重视,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