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1)
2009-09-04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

【评价目标】

1.识记自我意识的结构,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和过程,大学生自我意识统一的积极类型和消极类型。

2.理解自我意识、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自我教育、悦纳自己、自我意识的结构等术语。

3.用实例说明大学生自。我体验中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的现象。

4.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涵义与结构

一、自我意识的函义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我”可以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自我意识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意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两个特点。这种特性决定了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也决定了冬不仅能认识客观世界,而且能改造客观世界。当这种意识指向自身时,就是自我意识,它也包含着个体对自身的反映和改造,使人类不仅能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也能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一)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三)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从自我观念来看,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三个维度。现实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的我的看法,即对实在的我的认识。它是个体对自己现实的观感。投射自我是个体想像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投射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往往有距离。当距离加大时,个体便会感到自己不为别人所了解。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即对想像中的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也不一定是一致的。理想自我虽非现实自我,但它对个人的认识、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很大,是个人行为的动力和参考系。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