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读本第二部分第九章
2010-09-24来源:易贤网

第九章  科学发展观

【学习要求】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时代背景、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和实施的重要战略、重要举措和重要政策,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切实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

第一,世界形势的新发展新特点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际文化交流空前扩大,国际安全合作日趋加强,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迅速上升,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总体稳定。但另一方面,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单极还是多极的斗争仍然

尖锐,各种政治力量深刻调整组合,国际战略竞争更趋激烈,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南北差距拉大,经济结构性矛盾加剧,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能源资源压力增大,经济发展中的潜在风险增多,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危害加大。国际上的这些重要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把握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新变化,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第二,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最新发展理念,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资源,导致很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担负着增加社会财富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的双重使命,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第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依据。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如果不深刻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抓紧采取措施解决前进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就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社会活力不断迸发、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情况下发展不平衡现象有所扩大的新课题新矛盾,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了艰辛和不懈的探索。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也曾走了弯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发展的方针政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密切结合新的发展实践,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这些阶段性特征的全面、深刻分析,充满了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精神。

通过对八个方面特征的现象描述和本质揭示,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会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而意义深远的变化。但与此同时,还有两个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因此,当前我国发展呈现的种种变化和特征,并没有超出、也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的判断和立足点,从根本上来说,恰恰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认清这些阶段性特征,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既说明我们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新任务,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新的挑战,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推动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5公考·省考培训课程试听预约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