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美学研究”笔谈美学论文
2014-06-18来源:易贤网

倡导“中国影视美学研究”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电影电视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传媒中传播最广最快、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艺术创造和文化传播方式之一。为此,应尽早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有效地指导中国影视实践的影视理论,否则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将会受到制约。第二,中国影视发展的历史表明,影视虽然属于典型的舶来品,但是,中国影视并非欧美影视的翻译版,它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因为影视不仅仅是科技工业,也是美学与艺术;科技手段固然没有民族和国家的界限,然而美学与艺术却有着明确的民族性格。中国影视能否在世界上拥有它应得的地位,关键在于中国影视是否生成了具有民族特征的艺术风格。既然我们有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可以继承,我们的民族美学与民族文化,可以对影视艺术产生深刻的、良好的影响,为什么没能在此领域里得到大力发扬?为什么我们的民族电影未能在国际影坛占据应有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许要归咎于我国影视理论研究的重大欠缺。在世界电影发展中,理论研究颇具规模,并且直接影响着电影的创作和各种流派风格。而在我国,影视理论与评论却常有急功近利、盲目迎合以及种种西化之弊。不管中国文化的特点怎样,不论民族传统的继承如何,只要是流行的就是合用的,只要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由此而造成影视理论和评论脱离社会和观众的需要,反复地炒冷饭,也使影视这个最富影响力的大众传媒渐渐不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影视文化的主体精神尚未确立,这一深层的文化困惑,已经使中国影视艺术面临某些实践难点。影视美学的民族文化特征模糊的现状,导致了中国影视理论的严重滞后;而影视理论的滞后,必然会限制中国影视实践的健康发展。

中华民族几千年持续发展的文明传统,从“有无相生”注重整体功能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和谐观等文化观念,到具体的审美方式,都有着大量可供汲取的民族智慧的精华。中国影视艺术与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古代就有灯影、皮影、木偶戏等艺术样式,反映了人们对活动影像的追求愿望。中国古典戏剧、诗词、绘画等艺术作品,在处理时间和空间的技巧上,常常与蒙太奇镜头语言处理画面的方法神似;细加分析也常有运用特写、远景、中景等画面和画面组接的技巧,这为我们影视艺术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美学的启示。当然,在影视这一最现代化的艺术样式中,如何运用中国传统艺术的手法,还有待于深入探讨与试验。中国古典美学传统中尚有许多命题与范畴,可以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考察给以现代诠释。比如“情理”这对范畴,如果我们从某一个角度对“情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便不难发现“情”与“理”的二元对立、力量消长,其实是发生在一个巨大的抒情文学传统之内。相比于拥有强大的叙事文学传统的西方文化,这一抒情传统实际上造就了“主情”的民族文化精神。从《诗经》和楚辞中埋设的最早的情感模式,经由魏晋六朝的率意创造,以及无数唐诗、宋词的斟酌推敲,中国审美意识中对“情”的把握,达到了极其细致精妙、极其复杂成熟的程度。及至元、明戏曲文学兴起,以汤显祖的“因情生梦,因梦成戏”、“事总为情,情生诗歌”的美学思想为代表,中国的叙事文学也显示出强大的抒情倾向。在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历史变迁和“情”与“理”不同时期的变奏之后,我们看到,从谢晋电影到知青题材电视剧,从《焦裕禄》、《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到《凡人小事》、《蹉跎岁月》、《渴望》,其间可以清楚地辨别出“主情”的美学传统。

从另一方面看,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健壮的生命力与宽厚的包容性。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吸收异域文化、不断创造新文化的历史。但是,吸收是为了创造,而不是取代我们固有的文化。所以,如何吸收就成了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我们认为,吸收必须以本民族的审美心理为支点,寻求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通过吸收异质文化,进一步加强本土文化,使之焕发出更为灿烂的生机。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不断融会、改造外来文化,逐渐确立了自己独有的美学范畴、审美方式、美感构成和审美价值取向。这一美学传统,已经深刻地体现在我国的影视创作和观众评价之中,亟待梳理成型,并进行中国影视艺术学科的系统理论建设。

我们看到了进行这样一项研究的必要性,同时也看到了它所面临的巨大困难。首先,就此命题而言,当前国内外的基本状况大体有三:一曰现状关注较多,文化开掘较少。影视从业者一般来说已经注意到影视文化发展中的实践困惑及周边压力,但如何从一以贯之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寻求出路,尚未完全形成共识。二曰实践积累较多,理论提炼较少。长期繁忙而紧张的创作实践、创作任务,使从业者整日整月不得清闲,难以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理论研究。三曰从作品角度研究较多,从传播角度研究较少。影视文化既体现为艺术创作的作品形态,也是大众传播渠道中的社会存在物。但由于资料及方法等原因,至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前者,而对后者的考察则显得相对贫乏。其次,进入研究将会面对诸多的难题:一是中国传统美学体系模糊,基本上处于潜藏散布的状态,对其本体特征的把握有很大困难;而影视艺术是一种具象的、综合的视听形态,需要由表及里去发现二者的内在联系,这将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探索过程。二是当代影视文化并非一个静态的研究对象,在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需要相当的条件才能紧密跟踪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各种新动向。三是对于影视艺术这一以图像为主的文化样式来说,目前的资料环境和技术条件还相对匮乏,亟待进一步加强,使之得以健全。

我们认真分析了有利条件与现有优势,在于:我们背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悠久、根基扎实的综合学科背景,有文学、历史、哲学、心理、电子、信息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大力支持,可以进行角度更高、视野更开阔、思考更深入的影视文化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为主,已连续举办了四届大学生电影节,其间集中放映最新的国产影片,并举行专题电影回顾展;召开由专家、创作者、大学生参加的座谈会、研讨会,讨论国产片的现状与前景,探讨对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开展问卷调查活动,认真设计问题,回收统计,并作出调查报告,向创作者、理论界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这些情况也使我们更有信心从事这一课题的学术研究工作。正是基于上述判断与基本事实,我们经过慎重的考虑,下决心选定这一课题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进行“中国影视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研究。现已获得三个正式批准的、由笔者主持申报的项目:国家“九五”规划“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项目“中国影视和中国文化传统研究”,北京市“九五”规划“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重点项目“中国影视美学研究”,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中国影视民族化研究”。我们为此组织了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博士生、硕士生共15人的课题组,集中力量集体攻关。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强调历史回溯和时代前瞻、微观视点和宏观视野、理论分析和决策研究、理性思考和调查统计的有机结合。除了常规性研究之外,我们还将力求做到:一、有主题成系列地针对观众和媒介作两次社会抽样调查;二、分别在北京和全国举行不同范围的专家研讨;三、在可能的条件下,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征询意见。

我们将努力从纵横两个维度进行研究。在纵向方面,对中国影视发展史作整体及分阶段的考察,观察传统文化在其间的承传与变奏;在横向方面,以香港、台湾及海外华语、华裔影视为参照,分析民族文化传统影响下的影视文化特色及使命等等。我们以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必将有助于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我们自身。

如前所述,影视艺术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样式,但它同时又以美学特征和文化性格区分了不同民族与国家的艺术风格,如电影在发展中形成了苏联学派、美国学派、法国学派、日本学派等等。而中国电影也以一批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优秀作品,为世界电影“中国学派”的创立打下了基础。但是,中国电影理论界对本土创作缺少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富有理论高度的研究与总结,更缺少以中国影视艺术实践为支点,提出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影视理论。虽然有志于此者不乏其人,但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这一理想至今未能实现。面对争奇斗妍的西方影视理论,我们总不免有些尴尬。

如今,我们明确地认识到,应当以中国美学的独特视点去研究中国影视艺术现象,既吸收世界影视艺术的精华,又坚持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实现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在中国当代影视艺术实践中的融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具有现代意识与民族风格的影视作品,建立影视艺术的“中国学派”。我们愿意和影视界的艺术家和理论家一道,在影视领域里摸索一条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中国之路。我们将就中国影视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作出系统研究,尝试建立本土化的影视文化理论体系,为影视文化的研究开辟一条新路。我们将在中国影视美学、中国影视史、当代影视文化、中外影视比较以及跨国传播等方面积累资料,开展研究,尽力为今后的拓展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我们相信,建立中国影视美学理论研究体系,深入探讨中国民族影视文化,将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作出有益的奉献。在影视走向市场的今天,本土文化意识将有助于我们在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之间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们希望中国本土影视文化的提出,将对中国影视的创作实践作出理论指导,纠正目前普遍存在的浮躁与媚俗,提高影视创作队伍的理论素养和自觉意识,并以良好的创作面貌为世界影视发展提供新的参照系。

影视艺术“中国学派”的诞生,需要影视艺术家的努力,也需要影视理论家和有关学者的深入研究。只有影视艺术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达到相当的高度,才有可能创造出富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影视艺术精品。

更多信息请查看哲学范文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