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各学院简介(2014年)
2014-06-09来源:昆明医科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各学院简介

基础医学院简介

昆明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是集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为一体的教学单位,其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昆明医学院基础医学部,2000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

学院现设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生理学、药理学、物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等8个系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下设形态学、机能学、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公共基础等5个实验室,拥有设施先进的机能学实验室、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数码显微互动形态学实验室和计算机实验室;设有昆明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昆明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2个科研机构;设党政综合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学科及科研管理办公室、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等8个管理机构。学院现有教学用房面积近3万平方米。

学院现有教职工239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6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4人、硕士学位者124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4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教学名师、云南省优秀教师、云南省师德先进个人获得者等近20人次。

学院1980年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硕士点授权单位,相继成立了心脑血管病理生理研究室、呼吸生理研究室、临床解剖研究室、人类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肿瘤病理研究室、心血管药理研究室、寄生虫学研究室。2011年获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面向全国招收病理生理学、生理学、寄生虫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微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等9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病理生理学、神经生物学、人体解剖学和病原生物学分别以脑缺血、中枢神经损伤和原虫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目前我院共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承担学校各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国际留学生等各层次的教学任务。学院历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等多国均有合作交流,每年选派20余名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随着师资培养力度的加强,学院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讲课比赛中获奖的数量(或级别)一直名列前茅,多人担任全国核心期刊编委。近五年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项,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全国规划教材70余部。同时,学院重视科学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美国NIH等科研项目110余项,先后获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奖2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0余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刊发表科技论文近800篇,其中 SCI收录100余篇。

目前,基础医学院已经形成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留学生的一整套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将以改革促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以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和一流的培养模式,为培养一流的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把学校建成在我国西部和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奋进。

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云南省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干部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之一。始建于1941年,原为“国立云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即云大医院),是学校最早设置的附属医院。2000年成立第一临床学院。2012年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1993年1月被国家卫生部首批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现有职工2052人,其中高级职称522名;博士生导师33名,有硕士生导师200人;从德国、法国、日本及国内名牌大学毕业的136名博士、375名硕士学成

归来在医院服务;有国家级和省级突出贡献者25人;全国劳模2人,省部级劳模6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1人;享受国务院和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44人。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5%。

医院占地面积104亩,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9.397亿元,其中诊疗仪器、设备总价值达5.75亿多元。

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4个:其中外科20个,内科19个,医技科室15个。医院实际开放床位2200张,年住院病人7.9万人次;年门诊病人近235万人次。

学院设有23个教研室,承担着学校8个专业39门课程的临床教学和部分学生生产实习任务;建院以来,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合格的高级医学人才近7万人。

学院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拥有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12个省级重点专科,3个云南省创新团队,6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研究所,17个省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研究室。12个省级重点专科。学校优先建设学科2个、重点建设学科1个,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十二五”期间,学院牵头组织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和7个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科研项目及科技成果数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卫生系统榜首。近5年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4项,省级科研项目220余项,厅级科研项目300余项,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从1991年至今,学院先后共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275项;厅级科技成果奖140项,9个临床专业被认定为具有药物临床试验资格,长期承担多项新药临床研究和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获得云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17个,被云南省卫生厅批准为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以及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和社区培训基地。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博士生,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重视跨世纪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培养。目前,已有28位医教师成为国家级及省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每年选派医疗技术及管理人员100余人赴北美、西欧、亚太等地区留学,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合作、考察和培训,并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医院重点、优势学科发展及项目开展。

医院被国家卫生部定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SOS)网络医院,承担着全省危重病人的救治、部分高级干部及外宾医疗保健和为境外人士提供紧急救援任务。在历次抢险救灾、支前、科技扶贫、援外等重大医疗服务中成绩卓著,并多次受到上级嘉奖,被国家卫生部评为“中国援外医疗队先进集体”。

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社会效益为准则,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提高广大职工的素质,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积极培养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进入新世纪,学院将以占地544亩,编制床位2000张的呈贡新区医院的建设为契机,抓住机遇,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管理增效益、以质量创一流,全面实施科教兴院、依法治院和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的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医院发展集团化、医院管理科学化、医疗服务人性化、质量监控标准化、科研工作开放化、后勤服务社会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全国先进、在周边国家有一定影响的现代化医院。

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建于1952年,原名“昆明市工人医院”,1962年更名为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0年成立昆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2012年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科室齐全、名医荟萃、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是卫生部首批认定的“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国百佳医院”及国际紧急救援中心(SOS)网络医院,是国家人社部批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医院规模宏大,环境优美,占地面积达101.05亩,总建筑面积25余万平方米,编制病床1500张,大型设备200余台(套)。年诊疗病人161.32万余人次,年手术量达2.27万台次。承担医疗、教学、科研、指导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助等繁重任务。

学院学科科室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在编职工1494人,其中教授132人、副教授234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142人,具有博士学位74人、硕士学位272人。担任省级专业学术团体主委、副主委或常委126人,担任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委员以上职务13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后备人才5人,云南省卫生厅领军人才1人,学科带头人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6人,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2人,国外留学归来130余人。

教书育人为本,注重临床教学与专业发展。学院设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康复治疗学三个本科专业,15个教研室,云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9个, 1个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培养专业,26个硕士培养专业。年度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临床实习生48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400余人,每年接收10余名外国留学生、硕士研究生学习及临床实习,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高等医学教育需要。

自2006年至2013年,学院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获得了1项国家级、21项省级、25项校级项目及39项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共计86项。其中,有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1门省级特色专业(康复治疗学)国家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项,与学校临床技能实训中心联合获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部省级优秀教材,3位省级教学名师,3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康复治疗学专业全部课程通过世界作业治疗联盟(WFOT)及世界物理治疗联盟 (WCPT)认证,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同时通过两个国际教育标准认证的康复治疗学专业。

学院教师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共154部。其中,近5年来共主编29部,副主编31部,卫生部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7部。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教育核心期刊以及国家级、省级的各级期刊上,发表教学论文共计135篇。

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优质服务人民健康。医院肝胆胰外科、器官移植、烧伤、泌尿、骨科、微创、康复医学等学科具有突出的优势。设有1个省级专科医院,58个临床和医技科室,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卫计委首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云南省化学中毒救治基地、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同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自然灾害等医疗救治工作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为增进人民健康,促进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维护边疆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研及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学院设有5个省级研究所,9个省级研究中心,3个省级研究室,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团队2个;近5年期间获得科研基金总数达3866万元,其中国家基金831万元;科研项目338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23项;发表科研论文2409篇,其中SCI收录30篇。出版专著22本,其中主编5本,先后3次获省级科学技术一等奖。

广泛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积极与国际医学界合作互动,与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教学机构建立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关系,有着广泛的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协议及国际学术交流,先后派出3批援助乌干达医疗队圆满完成援外医疗任务。

“十二五”期末将建成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东、东非等地区的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拥有先进设备和一流技术、能与国际交流互动的现代化医院和一流的临床教学基地。为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建设、高等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附属医院(临床肿瘤医学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即云南省肿瘤医院)始建于1984年,1992年12月正式开诊,是云南省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于一体的省级肿瘤专科医院。是云南省肿瘤防治研究、人才培养及肿瘤学术交流的中心,卫生部肺癌、食管癌、大肠癌等肿瘤早诊早治基地、云南省造血干细胞移植定点医院、云南省肿瘤继续教育基地、云南省肺癌国际合作示范基地。拥有两个省级肿瘤治疗中心,11个省级肿瘤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云南省肺癌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肺癌防治创新团队。

医院现有医疗用房约100000m2,编制病床2500张,设有22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职工人数1538人,其中在编职工932人,高级职称159人,博士31人,在读博士10余人,硕士 19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4人;云南省高层次卫生技术领军人才2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学科带头人5人,后备人才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15人;白求恩奖章获得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

医院拥有现代化的肿瘤检查、治疗及研究设备;肿瘤诊疗技术处于云南省的领先水平。2013年医院(肿瘤科)获批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继2012年乳腺专科之后,2013年医院妇科、胸外科、头颈外科获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国际合作项目、云南省科技强省发展专项、云南省重大项目、高校博士专项基金等科研项目200余项;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46项;编写专著24部,发表论文近2000篇。

临床肿瘤学院设有10个教研室,承担着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硕士、学士的系列教育培养工作。在国内首编了适用于五年制本科生的肿瘤学系列教材,开设了《临床肿瘤学概论》、《临床肿瘤外科学》、《临床肿瘤内科学》、《临床肿瘤放射治疗学》、《临床肿瘤病理学》等专业课程。2006年“肿瘤学”被列为“昆明医学院优先扶持重点建设学科”,同时被评为云南省级一类重点学科。《肿瘤外科学》为省级精品课程;《临床肿瘤放射治疗学》、《临床肿瘤内科学》为校级精品课程;肿瘤外科学团队、肿瘤放射治疗学团队 、肿瘤内科学团队、妇瘤教学团队、肿瘤影像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前身为口腔医学系,创建于1978年,2006年成立附属口腔医院,经过3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云南省内集口腔医学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高等教育和口腔医疗保健基地。口腔医学为云南省重点学科,口腔医学专业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3年通过教育部口腔医学专业认证。

学院现有教职工258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46名,硕士以上学位者61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28名。学院于1979年开始招收五年制口腔专业本科生,1986年开始招收口腔内科学硕士研究生,1997年获得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设有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6个教研室,荣获1个省级精品课程,1名省级教学名师,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教学团队和一部省级优秀教材,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口腔医学研究所,共开设16门口腔专业基础及临床课程。

附属口腔医院为昆明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同时获卫生厅批准为云南省口腔医院,建筑面积8825平方米,拥有150张牙椅和34张病床,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口腔专科医院,医院设有10个临床科室和1个口腔颌面外科研究中心,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成立5年来,年门诊量逾18万人次。口腔医院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临床实践学习条件。2007年获准成为云南省唯一的国家执业医师口腔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口腔医院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和云南省口腔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

学院所属的口腔医学研究所是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也是云南省口腔医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近6年来,口腔医学院科研成果喜人,承担有1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省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17篇。学院积极倡导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举办或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讲学,与日本、泰国、韩国、越南等国家的牙学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共有20余名教师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泰国研修学成归来,成为学院的学科骨干。

学院每年招收5年制本科生60-80名,3年制硕士研究生30-35名。目前有在校本科学生392名(含外国留学生和台湾学生),硕士研究生126名。30多年来,学院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立足培养适应云南口腔医疗教育与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素质,具备良好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具备胜任口腔临床工作的专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富有创新精神,毕业时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医疗工作的中高级口腔医师。

公共卫生学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身为筹建于1978年的卫生系,1989年更名为预防医学系,2001年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学院学科基础雄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授权点,是云南省“十五”、“十一五”Ⅱ类重点建设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博士点省级立项建设单位,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MPH学位授予权。与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联合培养基地,初步建立了高校与公共卫生机构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目前有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卫生与营养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预防医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云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专业和云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团队是省级教学团队,《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公共卫生学院现已成为云南省公共卫生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基地。

公共卫生学院实行院、系管理模式,设有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环境卫生与职业医学系、营养与食品科学系、社区卫生系/儿少与妇幼卫生系、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经济系、预防医学实验中心、预防医学培训中心、云南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健康研究所。学院拥有一支治学严谨、责任感强,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特色鲜明,并具有很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年富力强的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8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5人;教授16人,副教授19人;拥有博士学位15人,硕士学位52人。2人任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顾问,1人任国际杂志(SCI收录)执行编委。团队成员在顶级杂志《Nature》、《Lancet》发表论文3篇。专任教师中有云南省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人, “西部之光”培养计划人才1人。

秉承“情系边疆、开放通连、勤求博采、德济众生”的办学理念,按照“人文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到目前为止,公共卫生学院共为国家培养输送了2000多名本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遍布于海内外。多数毕业生心系边疆,扎根基层,优秀人才层出不穷,其中许多人在国家和省地县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出入境检疫检验、医院、医学科研院所、医药公司和卫生行政部门等机构担任业务骨干与领导工作。他们现已成为云南省公共卫生战线的主要技术力量,在保护公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法医学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是全国最早设置法医学专业的9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1984年成立并于同年招收法医学本科生,1996年批准为法医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并招生,2005年新增法学专业(医事法学方向)。法医学院年招收本科生160余名、研究生20名左右。学院下设法医病理学与法医临床学系、法医物证学与刑侦技术系、法医毒物分析系、法学系四个系6个教学组及学院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拥有7400余平方米的独立办学大楼,建立了一批具集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及社会司法鉴定服务的较高质量和水平的实验室,包括法医病理学组织实验室、DNA实验室、大鼠标准化行为实验室、法医临床学实验室、药物滥用毒理实验室、毒物分析实验室、刑事技术模拟实验室、模拟法庭实验室等。学院长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等学科优势特色突出,包括药物滥用、颅脑损伤、遗传标记、毒药物代谢、交通事故等领域。法学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医患法律关系研究和司法鉴定法律制度研究等。建院以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省、部重点及攻关项目2项,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36余项。获国家、省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参编全国规划教材20余部,主、参编教材学术专著30余部,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750多篇,SCI收录25余篇。

学院长期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立足云南,面向全国,服务政法,保障基层”的办学思路,坚持“以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法医学和医事法学人才”为目标,始终坚持与云南省公安厅联合办学模式,法医学专业招生纳入公安招生计划,实行提前录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和省内外政法机关共建法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9个,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2个,形成了较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网络,创建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该特色作为云南高校唯一模式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科研院所21个联合培养典型案例之一。自1984年学院成立以来,“立足云南、面向全国”为云南省和其他省市政法机关以及医药卫生系统培养应用型高级法医学和医事法学专业人才。目前,在校法医学专业和法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近660人,培养历届毕业法医学本科生25届1300余人,四年制法学本科生5届200余人。法医学本科毕业生长期保持高就业率,法学本科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已招收培养15届法医学硕士研究生120余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80余名。

法医学院拥有团结、敬业、拼搏、创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44人,学术队伍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高级实验师3人,讲师及以下职称教师28人,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27人,硕士研究生生导师15人,博士导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人,国家认可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评审员2人,省师德标兵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校重点学科带头人3人,学校骨干教师5人。教师出国留学进修40余人次,20余人次承担国家、省级学术团体职务。聘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著名大学法医学、法学兼职教授7人。

法医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医病理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法医学实验室为国家级认可实验室和检查机构。拥有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大学生创新培养实验区、省级精品课程(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等五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是云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联合培养基地,法医学院被司法部指定为全国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转岗培训机构,是云南省司法鉴定继续教育基地。学院已成为云南省高等法医学和医事法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司法鉴定的中心。

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是由法医学院负责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司法鉴定机构,也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中心1999年被云南省卫生厅指定为“云南省医疗尸检中心”组成单位之一,是2001年云南省司法厅核准成立的我省首家司法鉴定中心,2012年中心被昆明市司法局推荐为“五星”级司法鉴定机构。中心下设6个业务鉴定室和4个地区(市)鉴定联络分支机构,中心司法鉴定工作人员50余人,承担云南省和省外各级公、检、法及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各类刑事、民事案件的司法鉴定工作。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为云南省司法鉴定协会副会长、昆明市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单位及云南省司法鉴定协会法医类专业委员会依托单位,是云南省最具学术权威的司法鉴定机构。

药学院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前身是昆明医学院药学系,成立于1996年,2000年更名为昆明医学院药学院。2008和2009年药学院分别与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和基础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合并,更名为药学院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目前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单位。

药学院设有药学系、药理系、医药化学系、实验教学中心、社会服务部、党政综合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现有药学、药物制剂学和临床药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药学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云南省本科重点建设专业;“产、学、研一体化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省级立项建设。迄今共招收本科生1688人,累计向社会输送药学专业人才843人,目前有在校生845人,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近年来药学、药物制剂学和临床药学三个本科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约为200余人。

药学是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生药学等二级学科。每年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近五年已毕业硕士研究生210名、博士研究生15名。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91人,博士研究生8人。

现有教师80人。其中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50人;教授7人,副教授26人;博导5人,硕导27人。20余人有美国、法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泰国等国外留学及学习的经历。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后备人才1人。多人担任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理事,云南省药理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等重要学术职务。已形成一支层次和素质较高、年富力强、开拓进取、具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

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是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之一。多年来参与了三七、灯盏乙素、天麻素、青蒿素等“云药”系列的产业化研究,立足云南特色药用资源及民族民间医药基础开展了富有成效和特色的工作。为“云药”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在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与时俱进,结合行业对药学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树立“校企联合、开放办学、实践创新、医药互动”的教育理念,努力挖掘潜力,积极与医药企事业单位建立开放合作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与30多家从事新药研发、药品生产和使用、药品质检和流通的科研机构、制药企业、医疗机构等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发挥?“产、学、研”?结合在人才培养上的协同及创新作用。

迄今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1项,省级科研项目142项,科研经费达3338余万元;发表论文444余篇,SCI收录107篇;获专利授权31项,转让百万元以上成果2项。

近年来学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有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学研究创新团队、云南省丁健院士工作站、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昆明医科大学天然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云南省高校药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药物学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平台,已成为云南省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和新药研发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和支撑。

护理学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始建于1993 年,是西南地区较早、云南省最早开展高等护理教育的院校;护理学专业于1994年开始招收高等护理专科学生;1998年开始招收护理本科学生。学校于2005年6 月成立了护理学院。2011 年护理学学科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2年开始招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2007 年护理学专业被评为云南省重点建设(本科)专业;2011 年获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和昆明医科大学“十二五”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以及云南省省级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教师31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17人。设有基础护理学系、临床护理学系、护理技能实验中心、综合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以及分团委等内设机构。护理技能实验中心配备了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教学模型,已建设成为具有整体化、多功能、开放式的现代化实验室,为专业技能教学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昆明医科大学的12所附属医院以及其他医疗机构成为我院的临床教学基地,实习床位达8000余张,保证了临床教学的质量。

学院开办高等护理教育20 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护理专业人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已培养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万余名。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12名。学院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大部分毕业生活跃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管理工作,绝大多数已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力量,毕业生以优秀的业绩为母校赢得了社会美誉。

护理学院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师资培训和学生互换交流,先后与国内外如上海、新加坡、美国、泰国、瑞典、芬兰、香港等地的护理院校或护理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已选派多名教师和学生赴新加坡、泰国、瑞典等国进修学习。

护理学院以“教育上层次,办学有特色”为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学科特色,努力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人文学院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5年,同时亦为昆明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担负着全院本科和研究生,继续教育学院本、专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及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任务。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市场营销两个全日制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34人。

人文学院的发展方针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文载道”的理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合格人才为核心,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切实把德育放在各项教育工作的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弘扬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人文学院共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伦理学、大学语文、医疗保险专业教学办、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办以及研究生教学组等8个教研室,还设有党政综合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和资料室。

近年来,为本科学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律、医患交流与沟通、大学语文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开设自然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两门课。为博士生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并开设有医学美学、卫生经济学、文化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临床思维方法导论、生命伦理与法等选修课。

人文学院重视教学管理,有省级精品课程《医学伦理学》和校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连续两次入选教育部“精彩一课”示范片,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为提高教学质量,人文学院形成了丰富内容与新颖形式统一、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政治思想与人文素质并重、课内教学与课外沟通互补的教学风格,教学督导、观摩教学、授课质量调查等教学质量监督机制。

人文学院具备一支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4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6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近年来,共主持国家、省和横向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2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40部。

人文学院依托医科院校医学教育资源,设计管理学类核心课程,为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专业“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提供保障,同时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形成社会·人文·医学、营销视界系列讲座、结合教学的“销售竞赛”等社会实践活动、两阶段实习训练等培养形式。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创新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具体指导学生各类科技文化活动,辅导学生社团,鼓励学生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人文学院建有专业资料室,面积为260平方米,30个阅览位,现藏图书2万余册,各类期刊100余种,近4000册,各类电子读物700余盘(盒),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25公考·省考培训课程试听预约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