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校2014年招生计划有何特点?
答:2014年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共招收本科学生4790人,专科生500人,本科计划多于去年,本科计划中:山西省内计划招生2620人,省外计划招生2170人;校区分布为:主校区2000人,南校区1790人,晋城校区1000人。具体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级招办公布数据为准。
问:学校的录取原则是什么?
答:在实行非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省份,学校以志愿优先原则录取,当第一志愿不满时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省份按照各省规定执行。学校对进档考生按分数优先原则并充分考虑相关科目成绩确定专业。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将调剂到录取计划未满的专业,否则予以退档。江苏省对进档考生以“先分数后等级”方式排序录取。“环境工程2+2”中外合作项目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问:学校的招生专业在批次上是如何安排的?
答:我校招生计划涵盖艺术类提前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和高职专科四个批次。今年我校共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列有本科招生计划,其中在天津、河北、河南、山西4个省市部分专业实行第一批录取,其他省市实行第二批录取。在山西省录取批次安排如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力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一批录取,其余专业二批录取。
问:学校与国外学校联合办学,为本科生提供出国进修机会的情况如何?
答: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路线,先后与美国奥本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北佛罗里达大学、伊利诺斯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班尼迪克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日本丰桥创造大学、台湾逢甲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术访问、学生交流和科研合作等合作项目。目前,学校与国外大学合作的本科项目有:
1、太原科技大学与美国奥本大学合作举办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该项目2012年获教育部批准,2013年开始招生,每年招收名额30人。大一、大二在太原科技大学学习,成绩合格、英语达到奥本大学语言要求(托福79)的同学,大三、大四选派到美国奥本大学学习。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太原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学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同时获得美国奥本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证书。
2、短期(6个月或者1年)国际交流生项目
学校定期选派综合素质高、成绩优秀、语言达到项目要求的优秀本科生赴美国旧金山大学、美国班尼迪克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日本丰桥大学等国外大学进行短期交流学习,双方互认学分。
问:本科毕业后是否可在贵校继续攻读研究生?
答: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和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13个工程领域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资格,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资格,具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和研究生培养资格,本科毕业后可在本校继续攻读研究生。
问:学校双学位专业的开设、选修情况如何?
答:为增加本科生就业的适应性,更大范围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照顾学生的兴趣,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多年来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辅修学位专业课程,现有英语、经济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4个辅修专业。凡主修专业学有余力的学生,符合《太原科技大学修读双学位专业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者,皆可申请修读,成绩合格,且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将授予该专业学士学位。
公共选修课课程作为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我校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主要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经济管理、艺术体育、工程技术等五大类综合课程。根据太原科技大学通识选修课管理办法,在校学生2-7学期须修读12个学分,方准予毕业,为促进学科渗透,原则上要求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课。近年来,为了紧跟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培养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新型复合性人才,我校通识选修课教育的实施已初有成效,为了共享校外优质课程资源,我校引入部分超星尔雅网络课程共计26门作为通识选修课,该类课程均由国内知名专家讲授,而且课程体系设置自助、灵活、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课程套餐,该课程选课原则和毕业条件仍需满足太原科技大学通识选修课管理办法。
问:学校在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的情况如何?
答:教学质量是本科教学的生命线,加强教学改革和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学校在推进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工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坚持以工为主、重在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我校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置了起重运输机械、工程机械、冶金机械、矿山机械、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流体传动与控制6个方向,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设置了塑性成形、模具设计与制造、铸造3个方向,在全国高校中保留着为重型机械行业专业覆盖面最广的特色,截至目前,共建成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品牌专业。
第二,推进质量工程项目建设。2003年国家实施高等教育强校工程以来,我校结合本科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质量工程总体规划。通过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使我校的本科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能够协调、持续的发展,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截至目前,我校共有省级教学名师18名;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第三,重视工程教育。我校一直把为重型机械行业和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培养高水平人才为己任,倡导“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际、致力于实效”的工程教育传统和精神,作为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之一,拥有六十多年工程教育的优良传统。从建校之初采用苏联的工程教育模式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教学与劳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再到八九十年代工程教育的改革和新世纪以来走向国际化的工程教育趋向,我校始终适应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形势,不断更新工程教育理念,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形成特色鲜明的工程教育文化和模式。
2008年,由我校教师和200多名学生组成的工程团队,共同完成了北京残奥会智能草坪工程项目,获得奥组委的赞誉。
2011年,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全国高校中第一个通过国家专业认证的非“211”类大学的专业和高校,使我校的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也使学生具备了赴西方发达国家从事工程业务的资格。
第四,强化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学校不断加大对教学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近三年来,承担国家教研项目2项,省级教研项目30余项,校级教研项目120多项,2012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问: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情况如何?
答:学校一直以来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第一,加强实践教学。增加课程中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加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2012年,我校获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第二,加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建立了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五个全国性大赛校级管理平台和大学生焊接工艺大赛、机械设计大赛、工程综合训练竞赛等专业科技创新平台,对竞赛获奖的学生给予奖励,2013年,我校获批一个山西省大学生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第三,鼓励学生积极申报“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建立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标准,并按照不同的标准予以拨款,使训练项目在资金上得到有力的保障。
问:在校生的课外科技、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情况如何?
答:多年来,我们按照“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深入组织、提升水平”的思路,以“一杯两赛”为龙头,依托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高数竞赛等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加强学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规范科技类竞赛的组织和管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开展的各项科技竞赛活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文化活动建设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目前已经形成了组织多层化、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主体全员化的校园文化新格局,满足了我校团员青年参与多元文化的需求。
问: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答: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保持在90%以上,稳居省内高校前列。行业流向稳定,主要分布在机械、建筑、电子电气、信息、通信、交通、金融等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在北京、天津、济南、太原等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就业学生达60%以上;学校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入学之初即开始帮助学生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大学生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拥有稳固的就业基地,每年均举办300余场专场招聘会,接待用人单位近千家。我校就业工作先进事迹被《光明日报》、《山西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问:学校对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我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根据国家资助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建立了以奖、贷、助、勤、补为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学校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国家信用助学贷款、校内奖学金、多种社会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生资助以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