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
2014-04-10来源:易贤网

全国各地区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信息咨询QQ及各地区考友QQ交流群

 

 

制诏御史①:“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②,令各条上③,朕且临定其号名④。”

太史公曰:盛哉,天子之德!一人有庆,天下赖之⑤。

〔注释〕

①“制诏”,皇帝的书面命令。“御史”,此指御史大夫,官名,为三公之一,协助丞相处理政务,并掌纠察弹劾之事,管理国家图籍档案。汉代皇帝颁行制度,用制书。制书的文字都用“制诏某某(三公官名)”开头,加玺封固,再用尚书令印重封,然后颁布州郡。这一制书是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一二七年)颁布的。

②“诸侯王”,汉代皇子封王,都有自己的封国、官属,其地位相当于周代的诸侯,称诸侯王。“推私恩”,谓推行、施加私人的恩惠。按,汉初规定诸侯王死后,由其嫡子继位,而其他儿子无尺土之封。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王得推行私恩,分地给子弟为侯。从此每一诸侯王国中又分出若干小侯国,诸侯王的势力大大削弱。

③“条上”,分列上报。

④“朕”,音zhèn,皇帝自称。上古不论贵贱,皆可自称为朕,自秦始皇起,只有皇帝或临朝听政的皇太后才可称朕。

⑤“一人有庆,天下赖之”,这两句话本自《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详细注释及译文:

【译文】

皇上下诏给御史大夫说:“诸侯王凡有愿意把恩惠推及自己的私亲,分封子弟城邑的,命令他们各自条列上报,朕将临时决定这些王子侯的名号。”

太史公说:真是伟大啊,天子的圣德!他一人有了喜庆,天下都跟着沾光。

〔以下注释,参见表文内容顺序〕

【注释】

1“元光”,汉武帝年号,共六年,公元前一三四年至前一二九年。 2“元朔”,汉武帝年号,共六年,公元前一二八年至前一二三年。 3“元狩”,汉武帝年号,共六年,公元前一二二年至前一一七年。 4“元鼎”,汉武帝年号,共六年,公元前一一六年至前一一一年。 5“元封”,汉武帝年号,共六年,公元前一一○年至前一○五年。 6“太初”,汉武帝年号,共四年,公元前一○四年至前一○一年。 7“兹”,乡邑名,汉时属河间国,当在今河北东南部交河、献县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8“河间献王”,即汉景帝子刘德。刘德于景帝前二年(公元前一五五年)受封为河间王,在位二十六年,卒于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一三○年),其事迹见本书《五宗世家》。“河间”,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河北献县、交河、东光、阜城、武强等地,都乐城,故治在今献县东南。“献”,谥号。 9“坐”,触犯某条刑律,因为某种因由而获罪。 10“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陈尸示众,表示与众共弃,称为弃市。《汉书·王子侯表》作“自杀”。 11“安成”,县名,故治即今江西安福平都镇。《汉书·王子侯表》作“安城”。 12“长沙定王”,即汉武帝子刘发。刘发于景帝前二年(公元前一五五年)受封为长沙王,在位二十七年,卒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一二九年),其事迹洋见本书《五宗世家》。“长沙”,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湖南益阳、邵阳以西,衡阳、酃县以北地区,都临湘,即今长沙市。“定”,谥号。

13“恩”,谥号。 14“宜春”,县名,故治即今江西宜春市。 15“酎金”,汉代制度规定,皇帝祭祀宗庙,诸侯要献金助祭,称为酎金。如果所献之金成色不足,数量不够,或不按时送到长安,就要削除爵位,取消封国。“酎”,音zhòu。 16“句容”,县名,故治即今江苏句容县城镇。 17“哀”,谥号。 18“薨”,音hōng,古时诸侯死称薨。 19“句陵”,当从《汉书·王子侯表》作“容陵”,县名,故治在今湖南攸县西南。 20“杏山”,县名,故治在今河南桐柏西北。 21“楚安王”,名道,为汉高祖弟楚元王刘交之孙,楚文王刘礼之子,于景帝前七年(公元前一五○年)嗣位,在位二十二年,卒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一二九年)。“楚”,诸侯王国名,当时辖境约当今江苏徐州、铜山及睢宁、邳县、安徽萧县、宿县、灵璧、山东枣庄、鱼台各一部分,都彭城,即今徐州市。“安”,谥号。

22“后九月”,这一年是闰年,有两个九月。 23“浮丘”,乡邑名,故地约在今江苏沛县境。 24“刘不审”,《汉书·王子侯表》作“刘不害”。 25“广戚”,县名,故治在今江苏沛县东南。 26“鲁共王”,即汉景帝子刘余。刘余于景帝前二年(公元前一五五年)受封为鲁王,在位二十六年,卒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一二九年),其事迹详见本书《五宗世家》。“鲁”,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山东曲阜、滕县、泗水一带,都鲁县,即今曲阜。“共”,音gōng,通“恭”,谥号。 27“节”,谥号。“刘择”,《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将”,与此异。 28“丹杨”,当从《汉书·王子侯表》作“丹阳”,县名,故治即今安徽当涂东北小丹阳。 29“江都易王”,即汉景帝子刘非。刘非于景帝前二年(公元前一五五年)受封为汝南王,两年后徙封江都王,共在位二十六年,卒于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一二八年),其事迹详见本书《五宗世家》。“江都”,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江苏长江以北,射阳湖西南,仪征以东地区,都广陵,即今扬州市。“易”,谥号。 30“盱台”,音xūyí,县名,故治在今江苏盱眙东北。 31“刘象之”,《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蒙之”,与此异。 32“湖孰”,《汉书·王子侯表》作“胡孰”,县名,故治在今江苏江宁东南湖熟镇。 33“顷”,谥号。“刘胥”,《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胥行”,与此异。 34“秩阳”,当从《汉书·王子侯表》作“秣陵”,县名,故治在今江苏江宁南。 35“终”,谥号。“刘涟”,《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缠”,与此异。 36“睢陵”,县名,故治在今江苏泗洪东南,今已没入洪泽湖中。“睢”,音suī。《汉书·王子侯表》作“淮陵”。 37“龙丘”,乡邑名,汉时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38“江都易王子”,《汉书·王子侯表》作“淄川懿王子”。 39“张梁”,乡邑名,今无考。 40“江都易王子”,《汉书·王子侯表》作“梁共王子”。 41“剧”,县名,故治在今山东寿光南。 42“菑川懿王”,名志,为汉高祖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子,初封安都侯,于文帝十六年(公元前一六四年)被立为济北王,于景帝前三年(公元前一五四年)徙封淄川王,在位三十五年,卒于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一三○年)。“菑川”,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山东淄博市区及寿光、益都等县部分地区,都剧。“懿”,谥号。 43“原”,谥号。 44“孝”,谥号。 45“壤”,乡邑名,今无考。《汉书·王子侯表》作“怀昌”。 46“夷”,谥号。“高遂”,一作“高”。 47“延”,《汉书·王子侯表》作“延年”。 48“平望”,县名,故治在今山东寿光东北。 49“临原”,县名,故治在今山东临朐东。《汉书·王子侯表》作“临众”。 50“葛魁”,一作“莒魁”,乡邑名,今无考。 51“节”,谥号。 52“坐杀人”,《汉书·王子侯表》作“坐缚家吏恐猲(吓)受赇”。 53“益都”,乡邑名,故地在今山东寿光南。 54“平酌”,当从《汉书·王子侯表》作“平的”,乡邑名,汉时属北海郡,当在今山东寿光、昌乐、安丘、潍县、昌邑、潍坊市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55“戴”,谥号。 56“思”,谥号。 57“剧魁”,乡邑名,故地在今山东寿光南。 58“刘墨”,《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黑”,与此异。 59“昭”,《汉书·王子侯表》作“招”。

60“寿梁”,一作“寿良”,县名,故治在今山东枣平西南。 61“平度”,县名,故治在今山东平度西北。 62“刘衍”,《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行”,与此异。 63“宜成”,县名,故治在今山东济阳西北。 64“康”,谥号。 65“临朐”,县名,故治即今山东临朐临朐镇。“朐”,音qú。 66“哀”,谥号,《汉书·王子侯表》作“夷”。 67“雷”,一作“卢”,县名,故治在今山东蒙阴东北。 68“城阳共王”,名喜,为汉高祖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子,于文帝四年(公元前一七六年)嗣位,在位三十三年,卒于景帝中六年(公元前一四四年)。“城阳”,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山东莒县、沂南和蒙阴东部地,都莒,即今莒县城阳镇。 69“刘稀”,《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豨”,与此异。 70“东筦”,县名,故治即今山东沂水沂水镇。“筦”,音guǎn。 71“痼疾”,顽疾,久治不愈的病。“痼”,音gù。 72“辟”,疑为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作“辟土”,谓属东海郡,当在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73“朋”,《汉书·王子侯表》作“明”。 74“尉文”,乡邑名,疑在今河北无极境,确切地点已不可考。或以为当在今湖北西南部。 75“赵敬肃王”,即汉景帝子刘彭祖。刘彭祖于景帝前二年(公元前一五五年)受封为广川王,两年后徙封赵王,共在位六十二年,卒于武帝征和元年(公元前九二年)。“赵”,诸侯王国名,辖境约相当今河北邯郸、邢台、沙河等市县和隆尧、永年二县西部地区,都邯郸,故地在今邯郸市西南。“敬肃”,谥号。 76“封斯”,县名,故治在今河北赵县西北。 77“共”,谥号,《汉书·王子侯表》作“戴”。“刘胡阳”,《汉书·王子侯表》作“刘胡伤”,与此异。 78“榆丘”,乡邑名,当在今河北南部,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79“刘寿福”,《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受福”,与此异。 80“襄嚵”,乡邑名,故地约在今河北广平境,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81“邯会”,乡邑名,故地在今河南安阳西北。 82“朝”,乡邑名,当在今河北南部,确切地点已不可考。或以为在今山东阳谷西南。 83“东城”,汉有东城县,故治在今安徽定远东南。但此东城原属赵国,当是乡邑名,故地在今河北南部,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84“侯遗有罪,国除”,《汉书·王子侯表》“遗”作“遣”,且言其人“为孺子(王侯妾的名号)所杀”,并非因有罪削爵。 85“阴城”,乡邑名,与在今河北南部,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86“侯苍有罪”,《汉书·王子侯表》作“嗣子有罪”。 87“广望”,县名,故治在今河北清苑西南。 88“中山靖王”,即汉景帝子刘胜。刘胜于景帝前二年(公元前一五五年)受封为中山王,在位四十二年,卒于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一一三年),其事迹详见本书《五宗世家》。“中山”,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河北内长城以南,保定、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滹沱河以北地区,都卢奴,即今定州市。“靖”,谥号。 89“刘安中”,《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忠”。 90“将梁”,乡邑名,故地在今河北清苑西南。 91“新馆”,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作“薪馆”,谓属涿郡,当在今河北中部,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92“新处”,《汉书·王子侯表》作“薪处”,县名,故治即今河北定州市东北古城镇。 93“陉城”,当从《汉书·王子侯表》作“陆城”,县名,故治在今河北蠡县南。 94“蒲领”,县名,故治在今河北阜城东北。 95“广川惠王”,即汉景帝刘越。刘越于景帝中二年(公元前一四八年)受封为广川王,在位十二年,卒于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一三七年)。“广川”,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河北武邑、景县以南,南宫、故城以北,滏阳河西岸以东及山东德州市地,都信都,即今河北冀县城关镇。“惠”,谥号。 96“西熊”,乡邑名,当在广川国境内,确切地点今不可考。 97“枣强”,县名,故治在今河北省枣强东南。 98“毕梁”,乡邑名,汉时属魏郡,当在今河北西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99“侯婴有罪”,据《汉书·王子侯表》,刘婴是因“首匿罪人”而失爵。 100“房光”,《汉书·王子侯表》作“旁光”,乡邑名,汉时属魏郡,当在今河北省西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101“侯殷有罪”,据《汉书·王子侯表》,刘殷是因“贷子钱不占租,取息过律”而失爵。 102“距阳”,乡邑名,疑在今河北省西南部,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103“丐”,音gài。 104“侯渡”,《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凄”,与此异。 105“侯渡有罪”,据《汉书·王子侯表》,刘凄因酎金失爵。 106“蒌”,音lóu,乡邑名,故地在今河北省饶阳东北。 107“刘邈”,《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退”,与此异。 108“阿武”,县名,故治在今河北河间南。 109“湣”,音mǐn,谥号。《汉书·王子侯表》作“戴”。 110“今侯宽”,《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宣”,与此异。 111“参户”,县名,故治即今河北青县西南木门店,“参”,音sān。 112“刘勉”,《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免”。 113“州乡”,县名,故治在今河北省河间东北。 114“今侯惠”,据《汉书·王子侯表》,第二代州乡侯是刘齐,于元鼎二年(公元前一一五年)至元封五年(公元前一○六年)在位,刘齐死后刘惠才嗣位。 115“成平”,县名,故治在今河北沧县西南。《汉书·王子侯表》作“平城”。 116“侯礼有罪”,据《汉书·王子侯表》,刘礼因“恐猲取鸡以令买偿”失爵。 117“广”,县名,故治在今山东益都西南。 118“盖胥”,乡邑名,汉时属魏郡,当在今河北西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119“陪安”,当从《汉书·王子侯表》作“阴安”,县名,故治在今河南清丰西北。 l20“济北贞王”,名勃,为汉高祖子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初封安阳侯,文帝前十六年(公元前一六四年)封衡山王,景帝前四年(公元前一五三年)徙封济北王,共在位十四年,卒于景帝前六年。“济北”,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山东茌平、长清、平阴、肥城、齐河、禹城等县及东阿、宁阳北部、泰安西南部,都卢县,故治在今长清南。“贞”,谥号。 121“二年”,《汉书·王子侯表》作“三年”。

122“荣简”,一作“营简”,《汉书·王子侯表》作“营关”,乡邑名,故地约在今山东莅平境。123“骞”,音qiān。 124“侯骞有罪”,据《汉书·王子侯表》,刘骞因“谋杀人”失爵。 125“周坚”,《汉书·王子侯表》作“周望”,乡邑名,当属济北国,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126“安阳”,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谓属平原郡,当今山东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惠民、商河、阳信及河北吴桥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一说当作“安陵”,县名,故治在今河北吴桥东北。 127“刘桀”,《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乐”,与此异。 128“五(图片字,《正字通》:音渠。)”,乡邑名,当属济北国,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129“济北贞王”,《汉书·王子侯表》作“济北式王”,“式王”,名胡,为贞王子,景帝前七年(公元前一五六年)嗣位,在位五十四年,卒于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九八年)。“式”,谥号。《汉书·诸侯王表》作“成”。 130“刘 臞丘”,《汉书·王子候表》记其人名“丘”。“”,或作“雘”“臞”,音qú。臞丘,或作“癯丘”, 又有作“臒丘”,“臒”,音huò。盖有音形传转之讹。 131“富”,乡邑名,当属济北国,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132“济北贞王”,《汉书·王子侯表》作“济北式王”。 133“刘袭”,《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龙”,与此异。 134“陪”,乡邑名,当属济北国,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135“缪”,音mù,通“穆”,谥号。“刘明”,《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则”,与此异。 136“三年”,《汉书·王子侯表》作“二年”。 137“菆”,或作“叢(简体字为“丛”)”,《汉书·王子侯表》作“前”,乡邑名,当属济北国,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138“平”,乡邑名,当属济北国,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139“济北贞王”,《汉书·王子侯表》作“济北式王”。 140“侯遂有罪”,据《汉书·王子侯表》,刘遂因“知人盗官马”而不检举获罪失爵。 141“羽”,县名,故治在今山东禹城西南。 142“济北贞王”,《汉书·王子侯表》作“济北式王”。 143“胡母”,乡邑名,当属济北国,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144“济北贞王”,《汉书·王子侯表》作“济北式王”。 145“离石”,县名,故治即今山西离石城关镇。 146“代共王”,名登,为汉文帝子代孝王刘参之子,于文帝后三年(公元前一六一年)嗣位,在位二十九年,卒于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一三三年)。“代”,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河北怀安、蔚县以西,山西阳高、浑源以东的内外长城间地和长城外的东洋河流域,都代县,故治在今蔚县西南。 147“刘绾”,其人后改封涉侯。“绾”,音wǎn。 148“邵”,乡邑名,确切地点今不可考。《汉书·王子侯表》谓属山阳郡,则当在今山东西南部一带。 149“刘慎”,《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顺”,与此异。 150“利昌”,或作“昌利”,乡邑名,确切地点今不可考,当在今山东淄博市与广饶、益都一带。 151“蔺”,县名,故治在今山西离石西。 152“刘憙”,《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罢军”,与此异。“憙”,音xǐ。 153“临河”,县名,故治在今内蒙古临河北。 154“刘贤”,其人后改封为高俞侯。 155“隰成”,县名,故治即今山西柳村柳林镇。 156“刘忠”,其人后改封端氏侯。 157“土军”,县名,故治即今山西石楼城关镇。 158“侯郢客坐与人妻奸,弃市”,《汉书·王子侯表》记刘郢客后改封巨乘侯,“坐酎金免”。 159“皋狼”,县名,故治在今山西离石西北。 160“千章”,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谓属平原郡,确切地点今不可考,当在今山东北部一带。 161“刘遇”,其人后改封夏丘侯。 162“博阳”,县名,故治在今河南商水东北。一说当作“傅阳”,亦县名,故治在今山东枣庄市南。 163“齐孝王”,名将闾,为汉高祖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子,初封杨虚侯,文帝前十六年(公元前一六四年)受封为齐王,在位十一年,卒于景帝前三年(公元前一五四年)。“齐”,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山东淄博市和卢饶、益都、临朐等县地,都临淄,即今淄博市东临淄镇。 164“康”,谥号,《汉书·王子侯表》作“顷”。 165“终吉”,《汉书·王子侯表》作“终古”。 166“宁阳”,县名,故治在今山东宁阳西南。 167“刘恢”,《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恬”,与此异。 168“瑕丘”,县名,故治在今山东兖州东北。 169“刘贞”,《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政”,与此异。 170“公丘”,县名,故治在今山东滕县西南。 171“郁狼”,《汉书·王子侯表》作“郁桹”,乡邑名,故地在今山东鱼台东北。 172“刘骑”,《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骄”,与此异。 173“西昌”,乡邑名,确切地点今不可考,疑当在今山东中南部。 174“陉城”,当从《汉书·王子侯表》作“陆地”,乡邑名,故地在今河北望都西南。 175“邯平”,乡邑名,确切地点今不可考。《汉书·王子侯表》谓属广平国,则当在今河北南和、曲周、任县一带。 176“武始”,县名,故治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 177“刘昌”,其人后被立为赵太子,于武帝征和元年(公元前九二年)嗣父位为赵王。 178“象氏”,县名,故治即今河北隆尧西北固城。 179“安德”,《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安意”,与此异。 180“易”,县名,故治在今河北雄县西北。 181“洛陵”,乡邑名,确切地点今不可考。《汉书·王子侯表》作“路陵”,谓属南阳郡,则当在今河南西南部一带。 182“刘章”,《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童”,与此异。 183“侯章有罪”,据《汉书·王子侯表》,刘章“坐杀人,自杀”。 184“攸舆”,县名,故治在今湖南攸县东北。 185“篡死罪”,《汉书·王子侯表》作“篡死罪囚”。“篡死”,谓以强力残杀。 186“荼陵”,县名,故治在今湖南茶陵东北。“荼”,音tú。后讹作“茶”。 187“刘欣”,《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与此异。 188“哀侯阳”,《汉书·王子侯表》“阳”作“汤”。 189“建成”,县名,故治即今江西高安筠阳镇。 190“安众”,县名,故治在今河南邓县东北。 191“拊”,音fǔ。《汉书·王子侯表》作“柎”。 192“叶”,音shè,县名,故治即今河南叶县西南旧县镇。 193“康”,谥号,《汉书·王子侯表》作“平”。“刘嘉”,《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喜”,与此异。 194“利乡”,乡邑名,故地在今江苏赣榆西。 195“有利”,乡邑名,故地在今江苏赣榆西。 196“遗”,音wèi,寄送。“淮南”,指淮南王刘安。刘安为汉高祖子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文帝前十六年(公元前一六四年)嗣位,武帝时招纳宾客谋士,多造战具兵械,图谋造反,至元狩元年(公元前一二二年)事败自杀。当时的淮南国辖境约当今安徽淮河以南,巢湖及肥西以北,塘河以东,凤阳、来安、和县以西地,都寿春,即今寿县城关镇。 197“东平”,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谓属东海郡,当在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198“运平”,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谓属东海郡,当在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199“刘”,《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记”,与此异。“”,音xīn。 200“山州”,乡邑名,确切地点今不可考。 201“海常”,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谓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南部一带,确切地点今不可考。 202“钧丘”,《汉书·王子侯表》作“驺丘”,乡邑名,确切地点今不可考。 203“刘宪”,《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宽”,与此异。 204“执德”,《汉书·王子侯表》作“报德”。 205“南城”,县名,故治在今山东费县西南。 206“广陵”,一作“广阳”,当系乡邑名,确切地点今不可考。 207“常”,谥号,《汉书·王子侯表》作“虒”(音sī)。“刘表”,《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裘”。 208“庄原”,《汉书·王子侯表》作“杜原”,乡邑名,确切地点今不可考。 209“临乐”,县名,故治在今河北南皮东南。 210“敦”,谥号。 211“东野”,乡邑名,疑在中山国境内,确切地点今不可考。 212“高平”,乡邑名,疑在中山国境内,确切地点今不可考。 213“刘嘉”,《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喜”。 214“广川”,县名,故治即今河北景县西南广川镇。 215“千钟”,一作“千重”,县名,故治在今河北盐山西南。《汉书·王子侯表》作“重”,谓属平原郡,似误。 216“刘摇”,《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担”,与此异。 217“侯阴”,上云其人名“摇”,“阴”字似误。“秋请”,诸侯王、列侯按规定当定期朝见皇帝,春朝称“朝”,秋朝称“请”。 218“披阳”,《汉书·王子侯表》作“被阳”,县名,故治即今山东高青东南高苑城。 219“今侯隅”,《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偃”。 220“定”,县名,故治在今河北乐陵东北。 221“敬”,谥号,《汉书·王子侯表》作“敷”。 222“稻”,县名,故治在今山东高密西。 223“今侯都阳”,《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阳都”。 224“山”,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谓属勃海郡,则当在今河北东南部大运河以东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225“繁安”,乡邑名,疑在今山东高青以东黄河下游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226“柳”,县名,故治在今河北盐山东北。 227“刘阳”,《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阳已”,与此异。 228“云”,乡邑名,疑在今山东东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229“今侯岁发”,《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茂发”。 230“牟平”,县名,故治在今山东福山西北。 231“(图片字)”, 或作“渫”,音xiè。 232“柴”,县名,故治在今山东新汶西南。 233“柏阳”,或作“柏乡”、“柏畅”,县名,故治在今河北临城西。 234“鄗”,音hào,县名,故治在今河北柏乡北。

235“桑丘”,乡邑名,约在今河北深泽境,一说在河北徐水西南。《汉书·王子侯表》作“乘丘”。 236“刘洋”,《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将夜”,与此异。 237“高丘”,乡邑名,疑在中山国境内,确切地点今不可考。 238“柳宿”,乡邑名,故地在今河北望都东。 239“戎丘”,乡邑名,疑在中山国境内,确切地点今不可考。 240“樊舆”,县名,故治在今河北徐水东南。 241“刘条”,《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脩”,与此异。 242“曲成”,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谓属涿郡,当在今河北涿州市、霸县、任丘、河间、饶阳、安平、清苑、徐水及北京房山之间,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243“安郭”,县名,故治即今河北安国祁州镇。 244“刘博”,《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传富”,与此异。 245“安险”,县名,故治在今河北定州东南。 246“安遥”,《汉书·王子侯表》作“安道”,乡邑名,疑在中山国境内,确切地点今不可考。 247“夫夷”,县名,故治在今湖南邵阳西。 248“舂陵”,乡邑名,故地在今湖南宁远东北。 249“都梁”,县名,故治在今湖南武冈东北。 250“刘遂”,《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定”,与此异。 251“今侯係”,《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傒”,与此异。 252“洮阳”,县名,故治在今广西全州西北。“洮”,音táo。 253“刘狗彘”,《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狩燕”,一作“将燕”。“彘”,音 zhì。 254“泉陵”,县名,故治即今湖南永州市。 255“终弋”,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谓属汝南郡,疑在今河南潢川、息县一带故弋阳县境内,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256“衡山王赐”,为汉高祖子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淮南王刘安之弟,文帝前十六年(公元前一六四年)封庐江王,景帝前四年(公元前一五三年)徙封衡山王。武帝时与刘安共同谋反,元狩元年(公元前一二二年)事败自杀。“衡山”,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安徽淮河以南,霍丘、六安以东及河南固始地,都六县,故治在今六安北。 257“麦”,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谓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258“城阳顷王”,名延,城阳共王刘喜之子,景帝后元年(公元前一四三年)嗣位,在位二十六年,卒于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一一八年)。 259“巨合”,乡邑名,故地在今山东省章丘西。 260“昌”,县名,故治即今山东省诸城东北昌城。 261“刘差”,司马贞《索隐》谓其人名“羌”。 262“蒉”,音 kuài,一作“费”,音 bì。县名,故治即今山东省费县西北费城。 263“雩殷”,《汉书·王子侯表》作“虖葭”,乡邑名,疑在今山东省东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雩”,音yú。“虖葭”,音 hū jiǎ。 264“石洛”,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作“原洛”,谓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省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265“刘敬”,《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敢”,与此异。 266“扶(图片字,音浸,或同“浸”字)”,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作“挟术”,谓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省东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图片字,或同“浸”字),音jìn,读浸。 267“刘昆吾”,《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昆景”,与此异。 268“挍”,音xiào,乡邑名,故地在今山东胶县西南。 269“刘霸”,《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云”。按,《汉书·王子侯表》记城阳顷王刘霸封挟侯,此表无挟侯,而以刘霸为挍侯,似有脱误。 270“朸”,音lì,县名,故治在今山东商河东北。 271“父城”,《汉书·王子侯表》作“文城”,当非汝南之父城县或辽西之文成县,当系乡邑名,疑在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272“庸”,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谓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273“刘谭”,《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余”,与此异。 274“翟”,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谓属东海郡,当在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275“鳣”,音zhān,乡邑名,故地在今山东苍山南。 276“彭”,乡邑名,故地在今山东费县东南。 277“刘偃”,《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强”,与此异。 278“瓡”,音hú,通“瓠”,乡邑名,当在今山东东平北瓠山一带。一作“报”,瓠山亦名报山。 279“虚水”,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谓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280“东淮”,乡邑名,疑在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281“枸”,当从《汉书·王子侯表》作“拘”,“拘”即“朐”,县名,故治在今江苏连云港市海州镇西南。 282“刘买”,《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贤”,与此异。 283“涓”,乡邑名,故地在今山东诸城西南。 284“陆”,乡邑名,故地约在今山东寿光境。 285“淄川靖王”,名建,淄川懿王刘志之子,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一二九年)嗣位,在位二十年,卒于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一一○年)。“靖”,谥号。 286“广饶”,县名,故治在今山东寿光西北。 287“瓶”,县名,故治在今山东临朐东南。 288“俞闾”,乡邑名,疑在今山东半岛西北部,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289“刘不害”,《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刘毋害”。 290“甘井”,乡邑名,《汉书·王子侯表》谓属巨鹿郡,当在今河北中部滏阳河中游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291“广川穆王”,名齐,广川惠王刘越之子,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一三六年)嗣位,在位四十五年,卒于武帝征和元年(公元前九二年)。 292“刘元”,《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光”。 293“襄陵”,似非河东之襄陵县,《汉书·王子侯表》作“襄堤”,谓属巨鹿郡,当在今河北中部滏阳河中部一带,确切地点已不可考。 294“皋虞”,县名,故治在今山东即墨东北。 295“胶东康王”,即汉景帝刘寄,于景帝中二年(公元前一四八年)封胶东王,在位二十八年,卒于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一二一年)。其事迹详见本书《五宗世家》。“胶东”,诸侯王国名,辖境约当今山东胶水以东平度、莱西、莱阳等县及其迤南地区,都即墨,故治在今平度东南。 296“今侯处”,《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定”,与此异。 297“魏其”,县名,故治在今山东临沂东南。“其”,音jī。 298“畅”,当从《汉书·王子侯表》作“炀”,谥号。 299“祝兹”,乡邑名,故地在今山东胶县西南。一说即“祝其”,县名,故治在今江苏赣榆西北。 300“刘延”,《汉书·王子侯表》记其人名“延年”,与此异。 301“绶”,音shòu,系在印纽上的丝带。印大小质地不同,绶颜色宽窄不同,可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不同。汉代列侯的印可是白玉制作的,系紫绶,由皇帝颁赐。

更多信息请查看古文典籍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