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学院2013年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各专业介绍
2014-03-10来源:河西学院网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现有历史学(基地班、辅修地理)、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在校生876人。有1个甘肃省重点学科(历史文献学)、1个甘肃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甘肃省特色专业(旅游管理),是河西学院发展最快的教学单位之一。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总结,逐渐形成了专业基础融通、地域特色鲜明和比较优势显著的办学特色。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爱岗敬业、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14人,助教6人;2人获博士学位,20人获硕士学位,1人在读硕士学位;2人入选甘肃省555人才工程,1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园丁奖”和甘肃省教学名师称号。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宗旨,以学风、教风建设为突破口,在广大师生中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在河西历史、河西简牍与敦煌文献、河西魏晋壁画墓、河西民俗与文化、河西开发与丝绸之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历史学专业

专业方向:基地班,辅修地理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历史、地理师资,以及具有初步研究能力的历史学专业人才和文博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概论以及基础地理等。

专业特点:具有一岗多能、实践能力突出的特点。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考取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同时适合从事中小学历史、地理教学工作以及从事文博业相关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

专业方向:旅游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旅游、宾馆和饭店等行业的中高级管理服务人才以及中高等旅游职业专业学校的教师人才。

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旅游法规、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管理、餐饮管理、导游业务等。

专业特点: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服务技能突出的特点。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从事旅游、宾馆和饭店等行业的中高级管理和服务,或者中高等旅游职业专业学校的教学等工作。

酒店管理专业

专业方向:酒店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宾馆和饭店等行业的中高级管理、服务人才以及中高等旅游职业学校的师资。

主干课程:酒店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实务、餐饮管理与实务、食品营养与科学、前厅管理与实务、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康乐管理与实务等。

专业特点: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服务技能突出的特点。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从事宾馆和饭店等行业的中高级管理和服务,或者在中高等旅游职业学校担任教学工作。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