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学院(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7月,是电子科技大学为拓展航空航天科研领域、建设空间信息科学技术新学科、开展多学科融合型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培养本硕博各层次高素质创新人才组建的研究型学院。
在国家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学校完整、强势信息学科群,学院发展迅猛,在导航制导与控制、空天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累计到款1.2亿元,撰写专著3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0余篇,授权专利40余项,获得省部科技奖3项,形成了以总装备部为代表的重点部门,以航天和航空工业集团为代表的重点行业,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广泛的科研任务渠道;构建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为代表的基础研究,以863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研究,以重大专项、重大工程为代表的工程型号研制的科研任务体系;凝练了测控通信导航及其无线宽带测试、空间微波、空间光通信、声波定向、智能协行助力机器人以及空间信息系统仿真测试等特色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成功应用于载人航天、新型无人机和民航安全等工程。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国际交流,与国际知名企业、知名大学及国内航天航空重点研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建了一批高水平联合实验室。
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在测控通信与导航控制技术、空天信息科学技术等方向上拥有雄厚的科研、教学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0人,副高24人,博士生导师5人,航空航天重大专项及863等领域国家级专家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41人具有航天航空专业背景的博士学位,80%的教师在35岁以下。此外,学院还聘请二十余位航空、航天领域杰出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3名。
学院以国家重大高水平科研项目为牵引,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系统总体设计与工程开发能力,为我国航空航天及相关领域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是学院集科研、人才资源,依托学校信息学科优势,突出航空航天特色,努力打造的小规模、高水平、开放式、中外合作培养的精英本科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持久核心竞争力的航空航天领域拔尖创新型工程科学人才,为杰出人才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本专业以培养空间信息工程领域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系统工程思维的高层次复合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高水平、开放式、中外合作、本硕博递进培养,行业顶尖专家参与,导师一对一指导,直接对接国内顶尖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开展前沿科技创新,提供国内外持续深造和发展机会,培养工程大师型、学术大师型以及高新技术创业型英才。
培养特色:
1、本硕博递进培养:前三年学习人文素质课、数理化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夯实基础。第四年进入科研课题组,在专职导师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强化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实现与研究生培养的无缝衔接。
2、全程导师指导:学院聘请院士、行业知名专家等学者为学生授课,并全程一对一配备高水平导师传授科研方法,指导开展科学研究,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3、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意愿,制定一对一个性化培养方案。
4、国际交流深造:与国际一流高校合作,提供优秀学生短期出国(境)学习、国际交换生、联合培养、赴国外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多种机会和资助。5、科研实践培养:“3+1”培养模式,前3年学习相关课程,最后1年依托学院联合实验室、行业顶尖科研院所,以各类科研项目为牵引,让学生参与科研一线实践,培养国家与行业急需的卓越工程师和杰出人才。
培养条件:
学院现设有导航制导与测控通信研究中心、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中心、光通信研究中心、超导研究中心,并与国际知名企业、知名大学及国内航天航空重点研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建了临近空间技术实验室、空间通信技术实验室、精确导航与制导工程中心、中日机器人远程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智能机电控制联合实验室、先进半导体制造与工业工程联合实验室、空间运行技术研究中心、变频节能混合电源系统实验室、系统仿真实验室等多个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课程体系:
本专业涉及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创新方法与实践等部分。
公共基础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体育等,以及哲学、心理学、管理学、军事学、演讲学与其它人文艺术类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航空航天概论、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场与波、通信原理、现代测控通信系统、制导与控制原理、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飞行控制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现代导航系统原理等。
创新方法与实践课程:科技发明史、哲学与科技创新方法论、科技创新心理学、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论文写作技法、项目开发管理、创新与创业实践等。
毕业走向:
本专业学生具备较高的科研和人文素养,创新实践能力强。95%左右的学生将选择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5%左右的学生将选择到航空航天部门或知名企业或民航、金融等相关行业就业。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