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狗患如何治理
2017-11-02来源:易贤网

在上海的住宅小区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傍晚,各品种的宠物狗与主人嬉戏,其乐融融,路过的居民因为害怕,只能绕道行之;主人大摇大摆地带狗上下电梯,其他居民只能主动避让,让狗“优先”;清晨散步,发现小区草地上东一块西一块的狗粪,犹如“地雷”让人防不胜防……养狗的人多了,狗患随之而来。

小区狗患如何治理?

小区狗患如何治理?本报上周刊登启事,向读者征集“金点子”。几天来,读者纷纷通过来信、来电、发电子邮件等形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多数读者认为,要在拥挤的生活空间里实现人与狗的和谐相处,物业、居委会要在社区管理上多下功夫,多些服务,多想妙招。

设立遛狗“专区”“专线”

复兴中路居民姚燮庆建议:有条件的小区可在偏僻处开辟一个区域,周围围上铁丝网栅栏,专门供居民遛狗用。区域内,可以设些便于拴狗的护栏、易于冲洗的粪槽等设施。同时,在小区内发起成立由养狗家庭成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职责就是管理这一遛狗区。这样一来,既可避免宠物到处乱窜伤及他人,又利于集中清理狗粪,保持环境整洁。当然,有“专区”自然也应设立“禁区”,如电梯、绿地等公共部位,应该禁止狗进入,防止其随地便溺。

杨浦区市民黄女士建议:物业公司可以根据小区的具体情况,给狗制订一张“遛狗线路图”,给养狗的居民人手一份,建议他们沿着固定线路遛狗。线路图在制作时,应尽量避开人多的地方,并在线路图上增加若干文明建议,时刻提醒养狗的人注意文明。

要养狗,先交押金

新村路许小姐建议:养狗较多的小区可以出台一个规定,即小区养犬者须向小区物业公司上交一定数额的文明养犬押金,同时明确小区里禁止出现不文明养狗行为。物业公司利用已有的监控设备并依靠群众监督,对狗和主人实施不留盲区的监管。如出现不文明行为,可以扣除相应的押金作为处罚,罚金可用来表彰做得好的居民。如果一年之内押金被扣光仍有违规行为,物业公司不仅要在小区里对这些居民进行点名批评,还可将这些宠物主人的资料提供给相关部门,并建议吊销其养犬许可证。

“软硬兼施”治狗患

三林地区何先生建议:我们小区在管理宠物方面有些经验,相当不错,供大家参考。在软件方面,物业公司给大家制订了《文明养犬公约》,并用告居民书、宣传栏、社区教育网等多种方式,公布于众,提醒居民们用道德的力量约束自己;在硬件方面,物业在草地边、道路旁选择了几个地方,设立了小箱子,里面放有狗便纸盒、纸袋,供狗主人免费拿取。“软硬兼施”、双管齐下后,散落的狗粪确实少了很多,十分有效。

建立居民自治组织

嘉定区菊园新区文化中心钱焕杰建议:我们菊园新区年初将养宠物的居民组织在一起,成立了自治组织,并制订了文明细则。细则中包括了定时遛狗、自备塑料袋、为狗戴口罩、遛狗必须是成年人、配备牢固的铁锁链、定期注射疫苗等具体内容。毕竟大多数养犬居民还是有一定素质的,加入自治组织便自觉遵守细则,成效显而易见。此外,自治组织每月会组织养宠物居民开展多种活动,如交流文明养宠物经验、评比文明养宠物家庭、开展宠物体育竞技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让宠物成为了社区的一道风景。

必须惩戒不文明者

康定中学程志忠建议:小区的宠物管理,除了要有必要的公约,还必须对一些无视居民人身安全、公共卫生,放任宠物乱叫乱窜、随地便溺的主人采取一些必要的惩戒措施。如对宠物的主人进行批评、在小区里公布道德评议“黑名单”,或让其享受不到其他居民所能享受的社区便利等。这些惩罚措施,在主人改正后即可取消,以促进社区文明养宠物风气的形成。

2026公务员·事业单位培训课程试听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