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学院2017年招生简章
2017-06-21来源:陇东学院

致各位考生和家长:

陇东学院招生就业处是学校主管招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在高考填报志愿及招生录取期间,我处将热情为每位考生和家长提供咨询和服务,也欢迎各位考生和家长访问我校网站,了解更详尽的专业信息。

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陇东学院!我们期待与你共创美好的未来!

目 录

1、学校简介

2、招生章程

3、国际联合培养项目

4、奖助学金

5、学院和专业介绍

6、招生专业目录

7、2017年分专业招生计划表

8、陇东学院近两年在甘肃招生录取分数线

一、学校简介

陇东学院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地处甘肃省庆阳市,前身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9年成立的国立庆阳师范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陇东学院。

学校现占地面积14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亿多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馆藏图书150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555人,面向全国24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教职工108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9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1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优秀专家、领军人才、人才工程、“园丁奖”和“成才奖”获得者59人,庆阳市科技功臣、领军人才8人;兼任兄弟院校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3人。

学校设文学、历史与地理、外国语、教育、政法、经济管理、数学与统计、生命科学与技术、农林科技、音乐、美术、体育、电气工程、化学化工、信息工程、土木工程、能源工程、机械工程、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个二级学院,60个本科专业,涉及文、理、教、工、农、管、法、医等11个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生物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正宁中湾林场国家级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土木工程、小学教育、农学、历史学、经济学5个省级特色专业,有机化学、动物生物学、中国近现代史、文艺学4个省级教学团队,化学化工、土木工程、动物生物学、电气工程、信息工程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建有作物遗传育种省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黄土的工程性质及其工程应用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体育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农耕文化与陇东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与庆阳市共建陇东冬小麦工程研究中心、陇东苹果工程研究中心、抗疏力工程研究中心、荒漠化研究与治理中心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有工业表面活性剂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文明单位”,“陇东大讲堂”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多次受到教育部等部委表彰奖励。在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传统运动会上取得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第二的好成绩,成功承办了甘肃省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

学校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意大利图西亚大学等17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先后派出学生到美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波兰等国留学。与兰州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昆山科技大学等院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每年选送优秀学生到兰州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学习。与微软IT学院合作开展学生培养工作,与深圳艾比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组建“艾比森班”,共同培养学生。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认真贯彻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围绕深度转型发展主题,抓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线,坚持“面向需求,转变方式,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实现学科专业体系、培养过程、体制机制“三个优化”,促进办学方式、培养方式“两个转变”,力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个提升”,切实增强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应用型大学。

二、招生章程

陇东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陇东学院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陇东学院普通本科、专科、专升本招生工作。

第三条 陇东学院招生工作贯彻“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院校招生、招办监督”的模式,在纪检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下进行工作。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四条 学校名称为陇东学院,英文校名“Longdong University”

第五条 学校国标代码:10738

第六条 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综合性大学

第七条 主管部门:甘肃省教育厅

第八条 以本科教学为主的教学应用型大学

第九条 颁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的学校名称:陇东学院

第十条 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第十一条 办学地址: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兰州路45号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十二条 陇东学院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学校党委会讨论决定招生工作重大事宜。招生就业处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及相关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普通本科、专科、专升本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十三条 陇东学院纪委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

第四章 录取

第十四条 学校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依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德智体美,录取时坚持“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第十五条 陇东学院招生计划通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招生主管部门、学校招生简章、学校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 在高考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学校按照不超过我校在各省(市、区)招生计划110%的比例调阅考生档案,具体比例视各省(市、区)生源情况而定。

第十七条 陇东学院对考生体检的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十八条 学校依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普通文理专业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专业志愿分配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如考生投档成绩相同,理科按数学、综合、语文成绩依次排序确定;文科按语文、综合、数学成绩依次排序确定)。当考生成绩无法满足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学校根据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直至录满。对无法满足专业志愿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

我校专业志愿无分数极差。

第十九条 我校同意并执行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录取按第十八条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内蒙古自治区按照“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规则进行录取;江苏省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BC,必测科目等级要求为4C1合格,考生进档后的排序规则为“先分数后等级”。

第二十一条 部分专业的特殊要求:

1、体育艺术类各专业文理兼收,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要求按文理综合或文理科分别公布招生计划。录取时文化课分数按照有关省(直辖市、自治区)划线标准执行,在文化课上线的前提下,按考生专业课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如考生专业课成绩相同,则按高考文化课成绩排序确定),录满为止。

2、山西、广西、福建、山东和黑龙江美术、音乐类考生,须本省专业统考合格、我校美术、音乐类专业校考合格,文化课执行各生源省同批次艺术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如考生专业课成绩相同,则按高考文化课成绩排序确定),录满为止。

3、根据相关专业特点,我校部分专业在录取时对高考单科成绩有一定的要求。如汉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对语文、英语成绩有要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经济学专业对数学成绩有要求。

第二十二条 录取结果将在各省级招办指定的网站上公布。

第五章 其它

第二十三条 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事先向学校请假。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新生入校报到后三个月内,学校按照国家有关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入学体检及相关资格复查。对经复查不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学校将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十四条 收费

学费:1、文科专业3800元/生·年,理科专业4000元/生·年,工科专业4400元/生·年,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6500元/生·年,体育教育专业4000元/生·年,护理学专业4600元/生·年,护理(专科)、助产(专科)专业4500元/生·年;2、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预科期间学费15000元/生·年。以上标准若有变化,以省发改委文件通知的新收费标准执行。

住宿费和其它代收费执行省发改委核定的标准。

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有关政策或学校新的规章制度不一致,则按国家或上级政策执行。

第二十六条 联系方式

主管单位:陇东学院招生就业处

地址: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兰州路45号

邮编:745000

电话:(0934) 8658679,8652820

传真:(0934) 8658679,8652820

Email:gaopol@yahoo.com.cn

网址:http://www.ldxy.edu.cn

三、国际联合培养项目

陇东学院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是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管理全校涉外工作的归口部门,是我校对外合作交流的窗口和纽带。负责学校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外事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外事部门和学校的有关规定,督促、检查和协调本校的涉外活动,处理本校有关涉外事项。实施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洪堡州立大学、曼斯菲尔德大学等13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并先后派出学生到美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波兰等国留学。

四、奖助学金

近年来,我校积极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以助学贷款为主体,奖学金、助学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为辅的助学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各类资助政策可登陆陇东学院学生处网页查询,网址:http://xsgzc.ldxy.edu.cn/)

1、国家奖助学金

A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中特别优秀(二年级含二年级以上)学生,奖励标准:8000元/人;B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二年级含二年级以上),奖励标准:5000元/人;C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3000元/人。2016年我校有5126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助学金,占学生总数的33.7%,奖助资金达1656.9万元。

2、学校专业奖学金

为了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专业奖学金的奖励机制,在校二至四年级学生,依据学年测评成绩前30%的学生可享受专业奖学金。一等:800元/生·年;二等:600元/生·年;三等:400元/生·年。新生100%享受专业奖学金,每生每年180元。2016年我校有7181名学生获得学校专业奖学金,发放资金268.1万元。

3、学校学生生活补助

为补贴学生的日常生活,学校设立了生活补助项目。在校学生均可享受每人每年330元。2016年我校有15128名学生获得学生生活补助,发放资金499.22万元。

4、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且符合贷款条件的新生,入学前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可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教育局(资助管理中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签订贷款合同,开学报到时携带“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证明”,到学校办理相关手续。2016年我校有6174名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占学生总数的40%,贷款金额达3238万元。

五、学院和专业介绍

文学院

陇东学院文学院成立于1978年,是原庆阳师专最早成立的六个院系之一。2003年9月招收首届本科生。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2人,甘肃省“555”人才1人。班子成员五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约1060余名,现开设汉语言文学、秘书学两个本科专业。有5个教研室,1个教学实训实验室和陇东学院语言文学馆。

赓续陇东文脉,传承周祖文化。科研工作以陇东方言与民俗研究所为依托,已经在基础理论和地方文化研究方面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曾获敦煌文艺奖2项,甘肃省社科成果奖3项,省高校社科成果奖8项。承担国家社科项目3项,教育部社科项目2项,国家语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地厅级科研项目19项,校级科研项目5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现有省级精品课程一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重点课程6门。创办《北地风》文学刊物一份,获准成立了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耕文化与陇东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中心,建成中国范仲淹研究会陇东学院研究基地。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能够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具有比较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够担任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以及从事相关的语言文字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秘书学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当代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比较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掌握扎实的中、高级秘书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能在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从事行政秘书、电子政务、办公室管理以及文化传播工作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文秘与公关人才。文学院建院39年来,为社会输送教师、行政管理、新闻采编等各类人才近1万余名。

文学院院训:守正、博雅、通达。

历史与地理学院

历史与地理学院开设历史学、地理科学、文化产业管理、文物与博物馆学四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员工 4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讲师18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27人;专职管理人员5人,其中正高管理职称1人,中级4人。历史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世界史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2011年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新建红色文化馆、历史文物馆、学术成果馆、地理科技馆为学生提供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开辟了西峰周边田野调查训练、西安秦汉唐历史文化古迹见习、北京国家级博物馆顶岗实习等三个层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基础知识训练与应用技能培养不断提升。升本10年来,已有近300毕业生考上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211院校及其它高校的研究生。开设“陇东大讲堂”,获2013年度“甘肃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挂靠省级平台首批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经几代人的薪火相传,积累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主编、合编出版专著50 余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千余篇。2011年以来,连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基金项目15项、教育部项目3项、国家古籍整理项目2项。校地合作成效显著,参与完成庆阳市重大文化建设工程项目《庆阳通史》三卷本、“庆阳特色文化研究”丛书、“庆阳文化史典”丛书的编撰与出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中学地理教学需要,也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历史学专业:培养掌握较为深厚的历史学和相应的人文科学知识与技能,具备相应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能够胜任基础教育教学、科研以及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文史基础、良好人文素养,广阔的国际视野、系统的文化产业管理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宣传部门、各类文化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市场运营、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产品开发,以及在文博单位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系统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78年的庆阳师专英语系。经过近四十年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强化能力培养,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实施目标管理,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指导思想以及“针对英语专业,培养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以及应用翻译工作的专门人才;面向全校学生,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实施“教学抓课程,科研抓项目,管理抓目标”的工作方针。

学院现有教职工78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名,副教授16名,讲师44名。教师中在读博士4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5名。学院常年聘请外籍教师4-5名。英语专业现有学生576名,共20个教学班。

英语专业分为师范和翻译两个方向。师范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能力,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在中等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及其它英语应用性人才;翻译方向主要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和良好的英汉双语运用能力,能够在科技、旅游、经贸等多个领域从事口译和笔译的专职翻译人才。

学院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庆阳外语服务中心、英语学习中心、大学英语教学部、外语教学实验中心和5个教学研究室。

学院一贯秉承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专业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均实现了突破。随着学校转型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学院在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本科生考研、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就。每年选派至少1名教师在英美高水平大学学习,选派4-5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访学或攻读学位,邀请2-3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为教师的业务成长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重点课程5门。有多名学生在“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英语写作大赛、挑战杯等多项竞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2项。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工作连续五年受到学校的表彰奖励,部分学生实现了海外就业。先后有3项教学科研成果获省级奖励,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11项。出版专(译)著、教材27部, 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在英语诗歌、英语词典、英语教学、教师教育、女性文学、跨文化交际等方面取得研究成果。

教育学院

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组建于2006年7月,其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原庆阳师专教育学科教研室,2001年成立的原庆阳师专教育系。教育学院自创办以来,紧紧围绕“规范建院、创新办院、教学兴院、科研强院”的办院宗旨和“角色体验提前化,实践育人全程化,教学科研一体化,社会服务经常化”的办学特色开展工作。

教育学院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专任教师24人,双肩挑11人,行政岗位3人。教师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12人;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1人,甘肃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1人,甘肃省“两基工作”先进个人1人,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2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学院主要承担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两个专业的教学工作及全校师范类专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话、三笔字的教学工作,并承担全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教育学院开办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两个师范教育专业,现有本科学生1276人。小学教育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收专科生,2004年招收本科生,是甘肃省省级特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收专科生,200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截至2016年7月,已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5000余人。

教育学院确立了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龙头,以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提升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强化教风、学风与考风建设,积极开展大学与小学(幼儿园)合作培养卓越型小学(幼儿园)教师工作,前3学年每学期均安排学生赴小学(幼儿园)进行教育见习,第4学年安排部分专业学生到北京等地相关教育机构进行教育实习,积极构建实习就业一体化育人模式。

建院以来,教育学院教师主持完成国家级教研课题2项,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甘肃省教育厅科研课题10余项,校级科研课题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30多项;目前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项目8项;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甘肃省高校社科奖5项;主编、参编教材18部,出版专著11部,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30余篇。

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成立于2010年11月,由原政治理论教学部并入原政法经管系,与政法经管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学两个专业合并组建。2014年4月29日,校党委会议决定成立陇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政法学院合署办公,同时增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岗位1个;2016年6月28校党委会议研究,决定独立设置陇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设思想政治教育、公法学、民商法学三个教研室。现有法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专业,在校学生595名。

学院有教职工34人,其中教师33人(行政兼教学7人、辅导员兼教师双岗1人),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博士2人、硕士19人,2人博士在读,聘有1名实验室管理员。

根据与庆阳市法院合作共建协议先后派出2名教师担任院长助理,进行为期半年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升锻炼。

教师学术兼职:中国法学会会员、甘肃省法学会理事、庆阳市法学会副会长1人,甘肃省哲学学会副会长1人、理事2人、会员5人;庆阳市法学会理事2人、会员5人。

教师社会兼职:律师9人、庆阳仲裁机构仲裁员6人,法院陪审员2人;市政协常委、市委效能风暴监督员、市委组织部监督员1人,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2人,市法院案件审前听证评估专家3人,市、区政府咨询专家2人,市、区法制顾问各1人。

师生社会服务:28人(次)参与庆阳市委组织部、市检察院、市法院、区法院、市水务局干部竞聘、后备干部选拔、工作人员考录的面试与出题阅卷;25人(次)为市区人大、市法院、区政协、省市国税局、市司法局、长庆油田等单位职工举办培训与讲座。政法学院学生依靠专业知识从事社会实践、服务社会。

法律援助工作站教师指导学生为90多人提供了法律咨询、法律文书代写;学生每年单独或与市区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禁毒委、工商局、温泉乡政府等单位在城区、校内联合举行12.1世界艾滋病日、12.4中国法制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13次开展帮教庆阳市特教学校学生和周边小学生、慰问庆阳市福利院孤寡老人、帮教庆阳市戒毒所戒毒人员等活动。

教师科研情况:近3年教师主持的学校与甘肃省科研、教学项目12个,发表论文68篇,出版和参编专著、教材4部。

学院建有模拟法庭、庆阳市法律援助中心陇东学院大学生法律援助服务站2个校内实训场所;2016年与西北政法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学院每年选派6-10名学生赴西北政法大学学习一年:西北政法大学帮助指导法学专业的学科专业建设,提升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与市区司法机关、街道办事处合作建立了6个法学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主办有学生学术刊物《世纪之声---政法论坛》,刊载学生论文,每学期出刊一期,已出至20期,刊载文章240多篇。

思政专业七届毕业生162人考取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的21%;法学专业毕业生通过司法资格考试14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7%,考取研究生3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

法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既能在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又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以本专业为基础的宣传、组织、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是2010年10月,在政法经管系基础上分设成立的。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087人,其中经济学专业314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88人,财务管理专业585人。设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和财务管理四个教研室,一个区域经济研究所。

经济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专兼职教师30人,教学管理人员6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10人。学院学科带头人5人;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5人获教书育人奖。

学院现有ERP沙盘模拟,会计手工模拟和电算会计3个实验室,正在筹建经济与金融分析实验室。建立了江苏汇通金融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等3个省外实习基地,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庆阳分行、西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2个本地实习实训基地。

经济管理学院自成立以来,以“教学立院,科研强院,制度治院,开放活院”为办学方略,坚持经济与管理两个学科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努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经济与管理人才。

近年来,经济学专业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150多篇,其中在CSSCI刊物发表论文20篇;在中国社科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20部。先后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2项,其中省级项目16项,校级项目6项;主持完成教学项目4项,在研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项,校级教学项目4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5项,其中获甘肃省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三等奖2项;获庆阳市社科成果奖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6项;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资源共享课1门,《经济学》获省级特色专业。校级精品课程4门,在建校级重点课程2门。

我院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建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机制,以学科技能竞赛、“挑战杯”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三大竞赛为龙头,督促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参与竞赛活动,每年按届次依次开展,有效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强调建立“通过调研促教学,通过实践促学习”的教学机制,以专题调研和社会实践为龙头,研究确立专题调研和社会实践的内容,明确专题调研和社会实践的目标成果,教师设计,学生参与,师生共同研究解决问题,每年分批次进行,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校内实验,校外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院构建了以“校企合作”为核心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根据学科专业属性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构建学生、企业、学校多赢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稳步推进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社会实践的有效对接。

我院大力开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研究和活动。根据学校“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及时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认真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职能,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活动及理论研究,有较好的社会声誉。

我院重视学生,考证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院强调“以考证促学习,以考证促就业”。经济学专业的考证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期货从业资格证、保险会计证、理财规划师、财务策划师等。为了加强考证,根据专业特点及职业要求,我院为学生开设了会计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理财规划师等考证选修课,并聘请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考证辅导。考证成绩突出, 2011届至2016届,296名学生取得电算会计从业资格证,376名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112名学生取得银行及证券从业资格证书。

经济学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财务管理,以及在相关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具备财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具备深厚的人文知识和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较扎实的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在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单位、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数学与统计学院

陇东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现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和信息与计算科学(非师范)两个专业。在校学生500多人。

数学与统计学院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有教授7人,副教授24人,讲师12人;硕士30人,博士2人。设有函数论、几何与代数、应用数学、数学教育、高等数学5个教研室和1个数学实验室。

近年来, 学院教职工主持立项49个教研、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10个,市级项目9个,校级项目27个。公开发表教研、科研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期刊检索30余篇;出版专著12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校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应用数学是第四批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常微分方程》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及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数学建模》、《学科教学论》已建成校级精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高等数学》、《复变函数论》、《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已建成校级重点课程。

自1998年起共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14项,甘肃赛区特等奖20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24项; 2012年参加国际建模竞赛荣获Honorable Mention以来,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认证杯国际数学建模联赛、电工杯等各级各类数学建模比赛中,均获优异成绩。2010年起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共获得国家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5项、二等奖38项、三等奖90项。教学和学生工作多次获学校奖励,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实力稳步增强,为学院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基础教育、教育管理与服务等部门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及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在经济与金融、生产与经营、管理与服务等部门和IT行业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与服务工作,并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或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型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能在信息产业、科技、教育、经济金融等部门及IT行业从事教学、科研、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78年,是陇东学院最早成立的6个专业院系之一。现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3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500余名。专兼职教师3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讲师15人,助教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52.9%。博士6人,硕士22人,高学历师资占82.4%。现任教师中获“曾宪梓”奖1人,甘肃省“优秀园丁奖”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青年教师成才奖3人,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3人,省师德标兵1人,学院学科带头人6人。有11名教师被评为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20多名教师被评为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思想工作者,1人被评为庆阳市先进工作者。

生命科学实验室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包括43个实验室和准备室。各类设备仪器1200多台件,资产总值1236万元,其中设备总值512万元。2003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合格实验室,2014年基础生物学实验室被批准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农科技园占地5800平方米,内设动物饲养笼舍、半自动日光节能温室、塑料大棚,水生动物饲养池、露地试验区、食用菌及花卉栽培实验室等设施。栽培各类花卉及露地植物300多种,饲养各类实验动物10多种,成为重要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动植物标本馆收集保存动物标本1400多种、2万余份;植物标本1000多种、10000余份。动物标本馆已参加了科技部全国动物标本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表达,全部上网展示,资源共享。植物标本馆已被列入《中国植物标本馆目录》和《世界植物标本馆目录》,成为陇东地区动植物资源研究的宝贵的资料库和庆阳市中小学实践教学基地。每年接待各类参观达10000多人次。

2003年以来,先后有6门课程被评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普通动物学》课程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动物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先后获学校及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2007—2017年1650名毕业生中有834人参加研究生考试,共上线542人,录取442人,毕业生平均考研率达26.8%。重点院校报考率、上线率、录取率逐年提高。学生考研连续9年获全校第一名,2016年157名毕业生中有61人考取研究生,其中33人被“985”,“211”院校录取,毕业生考研率达到38.9%,再创历史新高。在学校教学单位年度业绩量化考核及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学生工作考核中连年获得一等奖,被评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书育人先进集体。

学院与国内外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2003年以来,中科院郑光美院士,澳大利亚草业专家Bill Bellotti教授及瑞士农业生态专家,德国著名微生物学家Frantisek Zadrazil博士,美国哈佛大学的弗林教授,兰州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刘乃发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刘伟博士等50多名著名专家先后来我院讲学。建院以来,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省、市(厅)和学校各类科研项目共计171项,获奖91项。2011-2015年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是全校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最多的学院。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0多篇。参编出版教材6部(册);主编、参编出版专著5部。形成了陇东地区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陇东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和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和明显的区域研究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10年5月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了“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2017年1月,“陇东生物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成为陇东资源生物研究与开发、陇东地区环境保护与治理、陇东黄土高原地区高新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研究的创新平台和辐射中心。

建校38年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走“产、学、研”相结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特色。2010年8月我院生物科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我院野外实习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级理科实践教学基地”,成为陇东学院唯有的2项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通过历届领导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两次被省委省政府树立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生物科学专业:本专业是四年制本科教师教育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科研、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及管理等方面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生物技术专业: 本专业是四年制本科应用型理科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科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生物制药专业: 本专业是四年制本科应用型工科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生物制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科研、生物制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农林科技学院

农林科技学院是陇东学院农学学科植物生产类专业和环境生态类专业的重要教学和科研二级学院。

现设有农学、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4个专业,其中农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设有农学、园艺、资源环境、食品科学、农林基础等五个教研室。学院现有教职工51人,有教授(研究员)1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农艺师)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博士6人,硕士2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甘肃省第一批“333创新人才工程”1人,甘肃省第三批“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3人,庆阳市“领军人才”1人,庆阳市“科技功臣”1人,“陇原青年创新人才”1人,甘肃省苹果产业体系专家1人,庆阳市苹果产业体系首席执行专家1人、岗位专家4人。

2003年以来,共争取科研项目160余项,争取科研经费800余万元,获科技部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1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0项,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4项,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2项。编辑出版教材、专著20部,发表学术论文580余篇,制定地方标准40项,取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型专利5项;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荞麦品种1个,甘肃省审定冬小麦品种13个,紫苏品种2个。

学院现有20个专业实验室,建有农业科技成果、昆虫标本、作物标本和岩石土壤标本4个展馆。教学仪器设备2852台(件),总值约1014万元,实验室面积4800多m2;建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19个。是 “甘肃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甘肃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庆阳市陇东冬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庆阳市现代苹果工程技术中心”。

农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政治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务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农业管理部门、农技推广及种子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以及农业新技术开发、良种繁育与推广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农业科学技术人才。

园艺专业:培养具有较完整的现代生物科学和园艺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能在果树、蔬菜、观赏园艺、设施园艺、园林绿化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现代园艺生产、科技推广、产业开发、经营管理及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有较宽广的适应性和一定专业特长的园艺应用技术型人才。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德智体全面发展素养,具有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水利、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土壤肥料、分析测试、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生产、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文化素质,具有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教育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

体育学院

陇东学院体育学院始建于1978年,是最早成立的6个专业院系之一。设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在校学生550多人。学院设有“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所”两个科研机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体育运动实训(含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体质健康测试中心,体育场馆管理中心)两个基地;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有4个实验室:运动解剖、运动生理、体育保健、综合实验室;下设5个教研室:体育基础理论、球类、田径、体操与武术、公共体育教学部。

建有400米田径场2个,体育馆1座,体操房1个,健身房1个,健美操房1个,篮球场19个,排球场12个,羽毛球场1处(24个场地),乒乓球室1个(12副球台),乒乓球场2处(70副球台),体育文化广场1个。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47名,其中专任教师40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9人,讲师16人,助教3人;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5人。

近三年来,获各类科研奖励12项,各类科研项目15项,在省级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主编、参编)各类学术专著、教材13部。

体育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宗旨,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特点,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心和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掌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的复合型人才,为甘肃体育事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体育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自1988年成立以来,秉承陇东历史传统和老区精神,践行“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理念,全面建设,转型发展,办学能力逐年提高,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现开设美术学(含书法方向)、绘画、视觉传达设计3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学生人数达826人。现有教职工41人,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外聘教授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20余人。另有行政专职管理4人,其他管理人员2人。现有美术学教研室、艺术设计教研室、基础教研室、理论教研室、艺术设计实验中心和徐建新教授工作室。有陇东美术文化研究所、书法研究所。建有校级视觉传达设计实验中心、美术馆,书画临摹室,书画装裱室。有合水石刻艺术博物馆、庆阳北石窟寺等校外科研、见习、考察基地6处,有业之峰装饰有限公司、宇景装饰有限公司、庆阳四中等校外实习(训)基地4处,有华池红色写生基地、河南太行山等写生创作基地8处,美术学院已被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命名为甘肃省美术家艺术创作实践基地。先后完成了11个教改项目,取得6个省级、10个校级的教学科研项目成果奖。

美术学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突出实践技能,做“实”教学;注重实践与第二课堂;走师范教育和应用专业兼备、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多样共存的办学思路;发掘陇东民间文化资源,积极参与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产业创意与开发、黄土风情艺术创作与研究。

美术学专业:培养能够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训练和专业创作训练,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专业实践能力,符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可以从事各类学校美术教育、美术创作、设计生产和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绘画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绘画艺术创作与研究及教学的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类学校从事绘画创作或教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音乐学院

历史沿革:陇东学院音乐学院,1996年开始招收音乐教育专科学生,2004年开始招收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2007年增设舞蹈学本科专业,2014年开始招收音乐表演本科专业学生。经过20年的发展,音乐学院已成为设施齐全、专业设置合理、教学管理不断完善,师资结构日趋合理的二级学院。是“甘肃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在我院设立陇东民间音乐研究,并建成陇东民间音乐舞蹈展馆一处。

办学思想:德育为先,美育为本;基础为根,应用为重。

办学定位:目标定位: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应用基础实的应用型人才。

教学机构:音乐学院设有声乐、器乐、理论、舞蹈四个教研室。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34名,其中专任教师28名,管理人员6名。专任教师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讲师13名,助教5人;获得硕士学位者11人,具有国外学习经历的3人。有校级教学名师1人、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10人。另有外聘兼职教师8人。

专业设置: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

学术交流:国际交流:2010年9月,波兰密茨凯维奇大学访问我校,并在我校举办了波兰音乐和欧洲音乐系列音乐会。

国内交流:2009年9月至2017年5月,分别邀请以下诸位专家教授来校交流授课,他们是:中央音乐学院二胡教授于红梅;著名钢琴家石叔诚、歌唱家付海燕;国际知名女高音、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陈其莲;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和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刘恋;国际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生导师邓小俊、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孟昭宜;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是陇东学院最早设立的二级学院之一,其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物理科,1983年改为物理系,2006年扩建为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0年更名为电气工程学院。学院成立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转型,教学、科研等实力进一步增强。

电气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4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3人,讲师17人,博士学位教师3人,硕士学位教师2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教师中有校级教学名师1人、学科带头人11人、骨干教师21人,是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电气工程学院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物理学等四个本科专业。设电气工程实验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应用物理研究所、大学物理教学部等五个教学科研机构,设电气工程、测控技术、自动化、理论物理、实训等五个教研室。其中电气工程实验中心是甘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中心是通过甘肃省教育厅评估的合格实验中心,都能满足教学需要,并向社会提供服务。

电气工程学院近三年主持获得各类科研项目27项,首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工作实现质的突破。先后获省厅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0多项;在核心期刊及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0多篇,其中有60多篇论文被国际著名索引SCI和EI收录;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180多项。在国家电网2016年招考中,75人被录用。已毕业的十一届本科生中有222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30多人在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掌握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方法,具有测量控制领域技术集成和仪器综合设计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自动化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物理学专业: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教学、研究、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要求。

化学化工学院

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创建于1978年,现有化学、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4个本科专业,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讲师1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硕士学位的教师3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约1390余名。

化学化工学院现设有化学系、化工系、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系设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三个教研室。化工系设石油化工、煤化工、基础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四个教研室,应用化学研究所下设分离技术、配位化学、有机化学等3个研究室。

近3年,教师承担和完成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3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科技支撑项目1项,有2项成果通过省、市级鉴定。先后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教学成果奖4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SCIE收录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部,自编实验讲义3部。

学院应用化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有机化学为省级教学团队,分析化学、化学教学论二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大学化学化工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校级精品课程5门(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学教学论、结构化学)、校级优质课程1门(有机化学实验)、校级重点建设课程5门。

近三年,有5名学生获得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省级奖,获省级化学竞赛团体二、三等奖,6名学生获个人二、三等奖。近五年有190名学生考取各类学校硕士研究生。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生工作连续五年受到了学校的表彰奖励。

化学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人才,以及能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从业创业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及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精细化工及相关领域从事应用研究、生产开发及其他工作的人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分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两个方向。石油化工方向学习和掌握原油与石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从原油出发获得石油产品的各种加工过程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和基本工艺计算优化方法,掌握开发改进生产工艺和应用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煤化工方向以各种煤化工工艺为主线,紧密联系煤化工生产实际,研究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生成化工和能源产品的深加工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工艺流程及典型设备的基本工艺计算和优化方法。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学科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化工、石油、冶金、轻工、能源、制药、环保、建材等领域从事过程装备的设计制造、监测控制、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等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管理工作或进入相关学科继续深造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专门人才。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2000年成立的计算机科学系。2006年由计算机科学系、教育技术系(2001年成立)、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软件研究所合并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2010年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学院2004年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非师范方向),2005年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方向),2008年招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9年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微软IT学院合作项目),2010年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国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合作项目),2012年招收通信工程专业,2013年招收网络工程专业,2016年招收物联网工程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学生946人。在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23人,讲师11人,助教8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25人。

学院现有公共计算机教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6个教研室;有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含10个学生机房)、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中心(含10个专业实验室和3个实训室)等2个实验中心,仪器设备2300多台(件)、资产总值1130万元;有13个校外专业实践基地(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锐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信智原教育技术有限公司、西安行知汇元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等);1个中国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工程职业训练基地(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中国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工程职业教育管理办公室);1个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所。累计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34篇(其中SCI、EI检索:13篇,CSCD:50篇);出版教材64部,专利授权7项、软件著作权25项;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45项,获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30项;承担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9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厅级奖4项;获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优质课程5门,专业核心课程16门。

信息工程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334项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98项。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软件开发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共取得软件开发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资格证书的300多人。

信息工程学院有思想活跃、训练有素、团结协作、水平较高的学科带头人,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骨干力量和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有一支学历、年龄相对合理,素质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和一支认真负责、勤奋努力的管理队伍;有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完整的科学的教学和质量保证体系;有科学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实施方案;有满足实验教学要求、环境优雅、设施齐备的实验、实习场所;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条件,能够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拓展,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理论基础,掌握坚实的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及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及设备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以及与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土木工程学院

2004年8月,学校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筹建,成立了建筑工程系,并于当年招生;2006年7月,随着专业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教学规模的不断壮大,更名为土木工程系;2010年11月,在学校进行专业优化和学科转型的背景下,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目前,土木工程学院是甘肃省建筑业联合会直属会员单位,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会员单位,是陇东地区唯一培养高层次土木建设类、工程管理类、城乡规划类专门人才的工科教学单位。

学院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教学型”办学定位,秉承“立足陇东,面向甘肃,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理念,强化专业优势,突出实践特色,以土木工程学科为主,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城乡规划等专业协调发展,着力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近年来,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建设厅和庆阳市依托土木工程学院分别成立了甘肃省高校“黄土工程性质及工程应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校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甘肃省(陇东学院)建设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甘肃省建筑业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庆阳市抗疏力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科研教学平台。

学院现有教职工44人,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0人,讲师18人。聘请兼职教授6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12人。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33人,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2人,国家注册建筑师1人,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1人,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3人,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3人,国家注册建造师9人,全国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甘肃省建设工程消防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甘肃省建筑业联合会理事2人,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2人,庆阳市领军人才1人,庆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庆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1人,庆阳市建筑业联合会副会长1人,庆阳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常务理事1人、理事2人,陇东学院教学名师1人,陇东学院师德标兵2人,陇东学院学生最喜爱的老师2人。

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以来,教师主持和参加省、市及学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余项,科学研究项目30余项,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和国家级50余篇、核心60余篇,出版著作4部,主编教材6部、甘肃省地方标准2部,授权发明专利2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全国优秀职教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甘肃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1项,甘肃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庆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陇东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建成甘肃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甘肃省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

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直很好。每年除10%左右的学生考取研究生外,毕业生分别被中国工程建设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铁集团、北京城建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工集团、中建新疆建工集团、葛洲坝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国家特级企业和甘肃省内设计、规划、施工、检测、监理等单位招聘录用。还有部分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招考,进入大中专院校、武警部队、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划局、审计局、财政局、工程预决算中心等省内外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在学校公布的学生就业数据权威统计中,我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2%,综合就业率达到100%,就业率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此外,为了突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普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外,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可取得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等岗位资格证书和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结业证书,毕业后还可考取建设行业国家注册执业资格证书。

土木工程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面向未来的较高素质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由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土木工程及其它工程领域进行工程决策和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与相关专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能在城乡建设、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房地产开发行业从事规划、设计、管理和咨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工程造价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工程造价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初步具有工程造价专业方面知识、能力、素质,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造价、施工、房地产开发等岗位群中,能从事一般项目概预算、预算软件应用、企事业建设工程单位有关造价岗位等具体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能源工程学院

学院成立于2010年11月,是以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开发和运输为主干专业的新型学院。现有石油工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油气储运工程4个本科专业, 设石油工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地质基础5个教研室。教职工35人, 其中教授1人, 副教授5人、博士6人(含在读博士3人),硕士24人,讲师13人,助讲7人,工程师2人。外聘兼职教授4人,专职管理人员5人,实验管理人员3人,在校学生741人。

学院建有石油工程、采矿工程2个实验中心, 12个实验实训室。实验室总面积达3100余平方米,总价值945万元。设备成套、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于一体,形成了“多层次、模块化、联动式”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学院树立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确立了培养“具有吃苦精神、创业精神的技能型、应用型矿业生产一线工程师”的办学定位,秉承“德育为本,能力至上,实践第一,重在应用,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内联外引、人才建院,服务地方、项目强院,聚能借力、开放活院”的办学思路,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应用特色。

学院始终坚持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结合,与科研项目相结合,与教师发展相结合。专业建设的质量提升取得较大进展。2016年石油工程专业被评为甘肃省特色专业。

学院注重科研在服务地方,促进教学中的带动引领作用。近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92余篇,国家发明专利5项,科研立项29项,其中省级立项3项,市厅级立项7项。1人次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人次获得甘肃省成才奖,1人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人次获得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培训优秀教师奖,1人次获得白银市科技带头人荣誉称号。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近三年共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等国家级奖10项、省级奖项8项。专业实践作品大赛、设计大赛等全国高校暨行业设计大赛获奖7项。

学院按照“本科标准+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规划,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新模式。先后与甘肃金远煤业有限公司、长庆油田陇东指挥部、长庆石油培训中心、山西煤炭博物馆、山西晋煤集团凤凰山煤矿培训中心、河北唐山荆各庄煤矿、山西运城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天成石油科技有限公司、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六队等十余家单位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并在西安汤峪、口镇、翠华山建立了地质实习基地。正在积极与华亭煤业集团商谈校企合作事宜。学院各专业的初次平均就业率连续三年名列学校前三名。

学院紧紧抓住国家把庆阳建设成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重大战略机遇,按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完善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拓宽就业渠道,正在成为学校转型发展的新增长极。

石油工程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石油工业发展战略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理论、实践技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工科基础理论、石油工程系统理论知识,接受石油工程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石油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石油工业及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油田一线工程师。

采矿工程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煤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企业管理等矿区基层工程师。

安全工程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工矿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甘肃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掌握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安全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工矿领域从事安全工程设计、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的一线基层工程师。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油气工业发展战略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理论、实践技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工科基础理论、油气储运学科系统理论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油气储运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与销售管理等部门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机械工程学院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机械工程是制造业的核心基础,高等机械工程教育作为国家制造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伟大而艰巨的使命。

机械工程学院现开办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3个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业务素质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4名,其中正、副教授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者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建有综合实验中心(涵盖金相、机原、机设、液压、机电、CAD/CAM等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有车铣刨磨、数控、加工中心、压铸、注塑、电火花等大型加工设备)以及机械创新实践中心,设备总值610多万元。

学院在专业教学中以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重点,强化操作技能训练(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实验技能训练(如制图测绘、模具测绘)、工艺设计技能训练(如机器设计、模具设计、机电系统设计)。两年来,近40%的学生参与了学院组织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动汽车方程式大赛、机器人大赛等活动,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43人次。此外学院学生在校内田径运动会、三大球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类和体育类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连续两年一次性就业率超过7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专业是机械制造技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通过实践锻炼,了解并熟悉机械制造的过程和系统。具有数字控制的必要理论和技术改造知识,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设计与制造。具有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能不断的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能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设计开发工作、技术改造工作、设备开发维护工作、生产管理工作、计算机应用开发等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专业培养机电结合,掌握机械工业自动化、电力电子和计算机应用等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运行、试验与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从事机械装备运行管理,机电新产品设计、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管理,以及机器人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专业要求掌握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及控制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具备实验、应用计算机进行成形及工艺分析的基本技能,擅长模具设计与制造、成型生产的技术管理,受到现代模具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能在机械、电子、通讯、冶金、石化、轻工、交通、航天航空等领域从事金属及非金属成形产品工艺设计、模具的设计、制造及现场管理工作。

岐伯医学院

岐伯医学院是陇东学院于2012年6月新建的一所全日制医学类普通本科教育的二级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已建成解剖、形态、微免、机能、基础护理实验室和护理示教室、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五官、急救、产房、手术室、ICU、中医专业等实训室及中草药标本陈列室等。拥有集医疗、护理、预防、保健、科研、教学、实习、就业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附属医院两所,省内外三级以上实习基地10余处。有本科、专科两个教学层次。现在校学生1088人。学院秉承“自强不息,崇德尚实”的校训和“立足陇东,面向全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按照“面向需求,优化结构,加快转型,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服务水平,推进开放合作办学,加快“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应用型大学”建设进程。学院先后承担了2013年庆阳市市列为民办实事项目乡村医师培训工程、2013年庆阳市西峰区乡村医生培训项目、2014年庆阳市市列为民办实事项目乡村医师培训工程、2016年甘肃省乡村医生进修培训项目庆阳培训班和2017庆阳市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项目的理论教学任务。建院5年来,共承担了市级以上的科研项目11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在省级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3篇,出版各类学术专著、教材23部,完成校级教学成果1项、教改项目2项;2016年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率为98.4%;就业率90%以上;教学质量和教科研水平逐年提高。

护理学专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护理(专科)专业:培养掌握现代护理知识和技能,能适应护理岗位群需求,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预防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助产(专科)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助产与护理操作技能,能适应助产与护理岗位群需求,能够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助产、护理、母婴保健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六、招生专业目录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秘书学专业

历史与地理学院

历史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外国语学院

英语专业

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

政法学院

法学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经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专业

经济学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科学专业

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制药专业

农林科技学院

农学专业

园艺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电气工程学院

物理学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自动化专业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

网络工程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工程造价专业

能源工程学院

石油工程专业

采矿工程专业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专业

美术学院

美术学专业

绘画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音乐学院

音乐学专业

音乐表演专业

舞蹈学专业

岐伯医学院

护理学专业

护理专业(专科)

助产专业(专科)

七、2017年分专业招生计划表

 

学院 专业 类别 科类 学制 招生计划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师范 文史 4 105
秘书学 师范 文史 4 55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 师范 文史 4 55
地理科学 非师范 文史 4 110
文物与博物馆学 非师范 文史 4 55
文化产业管理 非师范 文史 4 50
外国语学院 英语 师范 文史/理工 4 130
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文科) 师范 文史 4 55
小学教育(理科) 师范 理工 4 50
学前教育(文、理兼收) 师范 文史/理工 4 110
政法学院 法学 非师范 文史 4 55
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 文史 4 110
经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 非师范 文史/理工 4 110
经济学 非师范 文史/理工 4 55
公共事业管理 非师范 文史 4 55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 理工 4 100
信息与计算科学(阿里云大数据分析与开发方向) 非师范 理工 4 50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科学 师范 理工 4 50
生物制药 非师范 理工 4 50
生物技术 非师范 理工 4 50
农林科技学院 农学(少数民族专项计划) 非师范 理工 4 50
园艺 非师范 理工 4 50
农业资源与环境 非师范 理工 4 50
食品科学与工程 非师范 理工 4 50
电气工程学院 物理学 师范 理工 4 5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非师范 理工 4 100
自动化 非师范 理工 4 50
测控技术与仪器 非师范 理工 4 50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 师范 理工 4 50
应用化学 非师范 理工 4 50
化学工程与工艺 非师范 理工 4 100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非师范 理工 4 50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非师范 理工 4 5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职对口招生) 三校生 理工 4 50
电子信息工程 非师范 理工 4 50
通信工程 非师范 理工 4 50
物联网工程 非师范 理工 4 50
网络工程 非师范 理工 4 50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非师范 理工 4 100
工程管理 非师范 理工 4 50
工程造价 非师范 理工 4 50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非师范 理工 4 50
能源工程学院 石油工程 非师范 理工 4 50
采矿工程 非师范 理工 4 50
油气储运工程 非师范 理工 4 50
安全工程 非师范 理工 4 50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非师范 理工 4 5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职对口招生) 三校生 理工 4 50
机械电子工程 非师范 理工 4 5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非师范 理工 4 50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师范 体育 4 100
美术学院 美术学 师范 艺术 4 100
绘画 非师范 艺术 4 100
视觉传达设计 非师范 艺术 4 120
音乐学院 音乐学 师范 艺术 4 60
音乐表演 非师范 艺术 4 30
舞蹈学 非师范 艺术 4 60
医学院 本科 护理学 非师范 文史/理工 4 170
护理学(中职对口招生) 三校生 理工 4 50
专科 护理 非师范 文史/理工 3 100
助产 非师范 文史/理工 3 50
少数民族预科       1 200
合计     4250
备注:2017年具体招生计划数以省教育厅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文件为准。

八、陇东学院近两年在甘肃招生录取分数线

项目 2015 2016
甘肃省最低控制线 我校最低录取线 甘肃省最低控制线 我校最低录取线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普通本科 465 417 464 415 455 435 454 432
(降1分) (降2分) (降1分) (降3分)
普通专科 240 200 421 359 200 200 399 366
体育教育(田径) 220/260 220/260 227/283 227/283
体育教育(体武) 215/260 222/260 212/283 214/283
体育教育(球类) 209/260 210/260 212/283 219/283
音乐学(声乐类) 255/270 257/270 238/283 240/283
音乐学(器乐类) 200/208 220/208 196/218 199/218
音乐表演(声乐类) 255/270 256/270 238/283 240/283
音乐表演(器乐类) 200/208 219/208 196/218 193/218
舞蹈学 206/208 210/208 202/218 202/218
美术学 234/270 249/270 225/283 233/283
视觉传达设计 234/270 242/270 225/283 225/283
绘画 234/270 243/270 225/283 226/283
美术学(书法) 237/270 239/270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