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大学语文名师复习材料(四)
2017-03-30来源:易贤网

1、学习目标:

本章共14篇文章,其中文言文8篇,白话文6篇;其中精读文章8篇,泛读文章6篇。通过14篇议论文的学习,要求掌握:(1)议论文的基础知识;(2)提高阅读分析议论文的能力;(3)了解有关作者和专书的知识。

2,学习建议

(1)认真阅读课文,课文的内容要熟练掌握;尤其是文言文要能读懂,读通;

(2)认真阅读课文后的“思想内容”,“结构层次”一定要吃透,考试的题目大多是从这两部分的内容出的;

(3)一定要掌握“论点”,“论据”,“论证”的知识,并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具体文章或段落;

(4)记忆有关作者和专书的知识;

3、难点与重点

具体课文的难点与重点见“课文辅导”部分

此单元的难点与重点:掌握并灵活运用“论点,论据,论证”,即“议论文的三要素”的知识。历年来学生在此方面的掌握情况都不佳,考试丢分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论点:要求学生能从一篇文章或一段文章中找出该文章寄一分析与论述的基本观点。对学生来说,找出论点相对是比较容易的。

论据:论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事实论据;一类是理论论据。

学生一看到“该文的论据是什么?”的问题时,脑子里就要马上闪现出“事实论据,理论论据”这样两种情况,然后“两选一”,再来判断是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论证:论证分为两大类:

立论:正面证明自己的观点;

驳论:反驳别人的观点;有三驳: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论证的方法有:(重点,难点)

归纳法

演绎法

类比法

比较法

对比法

对于论证的方法的学习,学生要高度重视。一,问题一问道“下列文章运用的是哪种论证方法”,首先脑子里先闪出“归纳,演绎,比较”三种方法;二,“三选一”,再从三种论证方法中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种。学生在学习具体课文时,凡是涉及到论证方法的内容时,务必要认真对待,弄清弄懂。

《季氏将伐颛臾》(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论语》主要掌握

1,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注意:要与后面“李将军列传”的《史记》是“纪传体通史”以及“冯谖客孟尝君”的《战国策》是“国别体杂史”相区别)。

2,内容: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孔子主要掌握:

1,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2,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其思想核心是“仁”,观点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本文是《论语》中一篇记言散文。

《课文主旨》

季氏,季康子,春秋时鲁国的大夫,把持朝政;

颛臾,春秋时附属于鲁国的小国。

主旨:本文批评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并阐发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疑难词句》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冉有,季路被孔子召见。

无乃尔是过与:恐怕是要责备你吧。(过:责备)

何以伐为:为什么要讨伐他?

4,是社稷之臣也。(是:代词,这,指颛臾)

5,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施展就:担任列:职位)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舍曰:不说辞:找借口)

7,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来:招徕,使动用法)

8,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全文翻译]

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季路两人谒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求!这岂不要责备你们吗!颛臾,已故的君王曾经授权它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又在鲁国的疆域之中,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做,我们两人本来都是不同意的。”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如果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接受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就如盲人站立不稳,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又不去搀扶,还要搀扶的人做什么呢?况且你的话是错误的。老虎犀牛从木笼子里冲了出来,龟甲和美玉在匣子里毁坏,这是谁的责任呢?“

冉有说:“颛臾,如今城郭坚固,而且靠近季孙家的采邑费地。现今不去占领,日子久了,一定会成为子孙后代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最痛恨嘴上不说我想得到它,却一定为得到它去另找借口。我听说过:无论是诸侯还是大夫,不必担心财富太少,只须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物质贫乏,只应担心人心不安。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若是和睦团结,便不会觉得物质贫乏;境内安定国家就不会倾覆。如果能这样,远方之人还不归服,便再完善文德教化来使他们归顺。已经使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居下来。如今仲由和冉求你们二人辅佐季孙,远方之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归服;国家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之内大动干戈。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却在鲁君宫廷之内呢!”

《学习要点》

孔子反对攻伐颛臾的理由。

历史看,“先王以为东蒙主”,是自家人。

从地域看,“在邦域之中”。

从政治关系看,本就属于国家的臣子。

孔子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孔子得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就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修文德”

3,以对话形式展开驳论,破中有立。

由冉有的三段话,引出孔子的三段议论。冉有三段话:报告事实,推卸责任,为季氏辩护。孔子抓住冉有的三段话,一一加以驳斥。并在驳论中正面阐述自己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观点。

本文论据

历史事实论据:“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现实事实论据:颛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冉有,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名人名言论据:“周任有言”。

比喻句,排比句,反诘句

比喻句:批驳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排比句: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反诘句:“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注:反诘句是反问句中的一种,反问句后面不说出答案的句子为反诘句。反诘句是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5,“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寓义。

将季氏比作“虎兕”,虎兕出柙,比喻季氏攻打颛臾;将颛臾比作“龟玉”,龟玉毁于椟中,比喻颛臾被消灭。

将冉有,季路比喻看守虎兕与龟玉的人,虎兕出来行凶,龟玉被毁,是看守者的失职。

理解下列成语

开柙出虎;负责看管的人失职,或放纵坏人。

分崩离析:国家或团体四分五裂。

季孙之忧:引起忧患的不在外部,而在内部。

(4)祸起萧墙:灾祸是从内部产生的。

《重点段落分析》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批驳冉有推卸责任的说法。

2,“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双重寓意是什么。见《_学习要点》5.

论据:属于理论论据(名人名言)。

4,论证方法:演绎法。

《寡人之于国也》(重点文章)

《作家作品》

孟子:(1)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2)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3)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

《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所编。

《主旨》

文章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社会的不平等。

《疑难辞句》

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加)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跑)

直不百步耳。(直:只)

数罟不入洿池。(数:细密)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动词,王天下,即以仁政统治天下)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罪岁:一年的收成斯:这样)

7,谨庠序之教。认真办好学校的教育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检;约束,制止;发:发放。

《全文翻译》

梁惠王说:“我对于我的国家,(可以说)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它上面了。河内地区年成无收,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地区去,把粮食输送到河内地区去;河东发生了饥荒,我也是这样做的。我观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邻国的百姓不更减少,我的百姓不更增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喜欢战争,请允许我以打仗来说明。战鼓咚咚响起,双方兵器交接,(一方)扔掉铠甲武器而逃。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后停止,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后停止。以(自己)只跑了五十步来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那会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而已,(逃五十步)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您了解了这一点,那么就不要指望你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违背农业生产的时节,粮食就可以吃不完;密网不撒向池塘,鱼鳖等水产就吃不完;砍木斧按时节进入山林,木材就可以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是让老百姓养活生者、发送死者没有怨恨不满,就是王道的开始。

五亩宅基地,在上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绸衣服。鸡、犬、大猪小猪的喂养,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季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到肉了。百亩的土地,不要耽误农时,几口人的人家就可以免除饥饿了。认真搞好学校教育,反复地以孝悌的道理教导百姓,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穿丝绸衣服;吃肉食,百姓们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称王天下的,从来没有过。

“(现在)狗猪吃人吃的食物而(您)不加以节制约束,道路上有饿死的人(您)却不知开仓济贫;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年成不好。‘这和用武器刺人把他杀死,然后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兵器之罪’有什么不同?大王您不要归罪于年成,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会来到魏国了。”

《学习要点》

孟子王道政治的内容。

反对霸道,推行仁政,反对战争,发展生产。

使人民养生葬死无遗憾,在施以礼义道德教育。

本文论述的线索

以“民不加多”“民如何加多”为线索。

本文的内容结构。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孟子先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揭示梁惠王做法实际上与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

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及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掌握连锁推理的句式。

连锁推理:以前几句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在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这种方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承接紧密,气势充沛。

孟子实行王道的措施

初步措施:“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根本措施:“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申之以孝悌之义”。

善用比喻。

(1)“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

(2)用拿刀杀人,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比喻不顾百姓的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

排比句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重点段落分析》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段话的论点:说明治理国家要考虑主观原因,不能推卸责任。

这段话的论证方法:属于比较法中的类比法。

这段话的比喻句:比喻的本体是“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寓体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秋水》(重点文章)

《作家作品》

庄子战国时人

老子后道家主要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

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文章想象丰富,善用寓言。

《主旨》

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疑难词句》

东面而望,不见水端。(东面:面朝东;面:动词,向东)

望洋向若而叹。(望洋:仰视的样子)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小看,以……为少,动词;轻;轻视,以……为轻,动词)

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已:停止;虚:虚空)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以:因为;自多:自夸;多:自负)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听到各种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就是说的我呀。)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现在我看你难以穷尽……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耻笑)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不是像你刚才那样自夸水势的浩大吗?)

9,拘于虚也。虚:居住的地方。

《全文翻译》]

秋日的雨水按照季节来临,千百条小河注入了黄河。(黄河)水流之大,大到河的两岸和水中洲岛都无法互相分辨牛马的程度。于是乎,。河伯欣然高兴,认为天下美景都汇总到了自己这里。顺着流水向东方行进,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这时,河伯改变了他(欣然自喜)的面容,抬头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说:“俗话所说的‘懂得的道理很多了,便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开始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难以穷尽的气势,我如果不是亲自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北海若说:“井中之蛙不可能跟它谈论大海,因为它受到居住地点的限制、;只生长一个夏季的小虫不可能跟它谈论冰,因为它受到时令的限制;孤陋寡闻之人不可能跟它谈论大道理,因为他受到教育程度的限制。现今你河伯从黄河两岸间走出,看到了大海,才知道自己的鄙陋,所以可以跟你谈论大的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大的,千万条河流流归大海,没有停止的时候,而大海永远装不满;尾闾不停地排泄海水,不知到什么时候停止,但大海并没有被排空。它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大海它超过江河的流量,不可用数字来计算。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自骄自傲,(原因)在于我认为自己形体得之于天地,气息来源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好比是小石块小树木存在于高山之上,正感到自己见闻很少,又怎么会自傲自夸?我想,四海在天地这个大空间里,不正好像小小的蚁穴存在于大湖之中吗?中原地区在四海之内,不就像米粒存在于粮仓之中吗?世间万物数量有万种,人不过是其中之一。大地上九州之地,粮食所生长的地方,舟船车马所通达的地方,人不过是万物之一种。拿个人和万物相比,不正像根细小的毛的末梢存在于马的身体之上吗?五帝所沿续的(业绩),三王所争夺的(天下),仁人志士所忧虑的(事情),任劳任怨者所为之劳苦的(目标)?都只不过是马体之毫末,伯夷以辞让君位而取得名声,孔子以谈说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这不正像你刚才因河水上涨而自夸自傲一样吗?”

《学习要点》

本文的寓言特色

本文虚构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形象化。海若是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是庄子要批判的思想观点;

景物描写的作用

开头的景物描写,以河水与海水大小的对比,陪衬河伯与海若的不同思想境界,形象的突出了主题,为后文的发展作了铺垫。

善用比喻

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篤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也,束于教也。(也是排比句)

吾在天地之间,尤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也是反诘句)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也是反诘句)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也是反诘句)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也是反诘句)

排比句

(1)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见上面例句

反诘句

见上面例句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重点段落分析》

1,文章开始第一段。

这段话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

从主观视觉感受来反映客观世界的黄河。

这段话的大意。

写河伯由自大到自己认识到渺小的转变。

这段话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起到铺垫作用。

2,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这段的观点:五帝等人的作为,都是微不足道的;伯夷,仲尼是在自高自大。

论证方法:前三句,归纳法。后面,类比法。

(3)修辞手法:排比,比喻,反诘。

《大同》(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礼记》成书于西汉中期,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

大同:即人类的理想社会,大团结,大和谐的社会。按照儒家学说,五帝时代(黄帝,颛顼,帝嚳,尧,舜)是大同社会,是“大道之行”的时代。

《主旨》

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社会现实不满,论及“大同”“小康”理想社会,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对“克己复礼”,重建“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

《疑难词语解释》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孔子的概叹,是由于鲁国的缘故。

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我没有赶上,但是有文字记载。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大道运行的时代,天下为全民所有,推选有才能的人参加管理,讲求诚信,谋求和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所以,人们不仅亲自己的亲人,还亲别人的亲人;不仅爱护自己的子女,还爱护别人的子女;使老人有所终止,壮年人能有工作,小孩能健康成长。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这种情况下,奸谋就不会产生,盗贼就不会发生,大门不用关闭,这就是大同社会。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用礼来规定君臣的名分,用礼来加深父子的亲情,用礼使兄弟和睦,用礼来使夫妻和睦。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用礼来考察道义,诚信,过错,以仁爱为典范,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

《学习要点》

重点掌握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区别。(对比手法)

大同社会

小康社会

在社会所有制与政治目的

“天下为公”

“天下为家”

人事制度

选举制“选贤举能”

世袭制。“大人世及以为礼”

精神文明

“礼”自然运行于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人欲与礼自然融合,人自然顺应自然。

“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圣人用“礼”约束人欲,治理天下。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物质文明

物质极大丰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

“以礼设制度,以立田里”

社会治安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护不闭”

“城郭沟池以为固,谋用是作,兵由此起”

运用排比句,增加了气势。

《重点段落分析》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这段话分析了大同与小康的社会主要特点。

这段话分为两层:一层,说明大同社会的特点;二层分析小康社会的特点。

论证方法为对比法。

修辞方法为排比法。

《谏逐客书》(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李斯,战国时楚国人;对于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重要作用;

其散文长于说理,富有文采。

《谏逐客书》载于《史记-李斯列传》。

“书”这里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重点)

《主旨》

要认真阅读课文后面的注释1,理解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重点)

本文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纳客而成就帝业为据,说明客卿之功;列举大量事实说明英主不应该重物轻人,并从理论上面说明逐客与纳客的利害关系,从而指出逐客是不利于秦国事业发展的,逐客是错误的。

《疑难词句》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窃:私下;过:错误)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以:因此;殷盛:富足;乐用:乐于为国效力)

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获:俘获;举:攻取;治强:富强)

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散:使——散;从:合纵;西面:面向西;施;延续)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向使:当初假使;却:拒绝;内:纳)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跨:统一;制:制服)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让:排斥;择:选择;就:动词,成就;却:推却;明:光大)

却宾客以业诸侯。(业:动词,使——建功立业)

9,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使——来。

10,强公室,杜私们。杜:杜绝;

《全文翻译》

我听说官吏们商议驱逐客卿:,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

从前秦缪(穆)公征招贤能之士,从西方西戎那里招来了由余,从东方楚国宛地选用百里奚为相,从宋国接来了上大夫蹇叔,任用来自晋国的丕豹为大将,公孙支为大夫。这五位贤人,并不是秦国土生土长的,但秦缪公任用他们,吞并了二十个国家,在西方称霸。秦孝公采用商鞅的办法,移风易俗,百姓得以财富增多,国家得以富庶强大,百姓乐于为国家服务,诸侯亲近并服从(秦国),俘获了楚、魏两国的军队,扩大了千里国土,国家至今安定富强。秦惠王用张仪的计谋,把黄河、伊水、洛水一带的土地收归己有,向西吞并了巴和蜀,向北占有了上郡,向南攻取了汉中,!收服了少数民族,控制了鄂地和郢都j伺东占据了(险要的)成皋,割据肥沃的土地,于是瓦解了东方六国的合纵,使它们面向西方臣服秦国,功绩延续到今天。秦昭王得到了范雎,废除了穰侯魏冉的帅印,放逐了同母弟华阳君,巩固了王室,杜绝了豪门权贵的专权,逐渐吞灭诸侯,使秦国完成称帝的大业。这四位国君,都凭借的是客卿之功。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如从前四位君主拒绝这些宾客而不接纳,疏远不使用他们j这样就使秦国得不到富强的结果,秦国也就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如今陛下罗致昆仑山的美玉,拥有了随侯之珠、和氏之璧,悬挂着夜明珠,佩带着太阿剑,骑上千里马,竖立翠凤彩旗,设置灵鼍大鼓。这几件宝物,没有一件是秦国出产的,可是陛下却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说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允许存在的话,那么,夜光璧就不会用来装饰朝廷;犀牛角、象牙做的器具就不会成为您赏玩喜好之物;郑、卫两国的美女就不会充满您的后宫;千里骏马就不会充盈在您的马棚;江南的金、锡就不会作为您的器皿;巴蜀地区的颜料就不会用来彩绘您的朝廷;用来装饰后宫,充满堂下,心情愉快的让您赏心悦目的美女,如果一定是秦国土生土长的才可以容纳的话,那么镶着宛珠的簪(的美女,嵌着珠玑的耳环(的美女),穿着东阿丝绸(的美女),织锦绣花装饰(的美女),就不会来到您的面前;并且随着世俗的变化,打扮得更加时髦风雅、美丽苗条的赵国女子就更不会陪伴在您的身边了。那些敲击瓦罐,弹竹筝,拍大腿高唱呼呜呜来使耳朵痛快的声音,是秦国真正的音乐,而《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这样的乐曲,都是别国的音乐。如今丢开那敲打瓦制的乐器而去欣赏《郑》、《卫》的音乐,放弃弹筝而采用《韶虞》二《武象》等古典乐曲,这样做是为什么呢?只是为了眼前的舒服痛快,适于观赏罢了。现在选择人才

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使用,不论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人就得离开,凡是外来的人都要被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重视的是女色,音乐,珠宝,美玉,轻视的是人才。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做法。

我听说国土辽阔粮食就多,国家强大人力就多,武器精良士卒就勇敢。所以,泰山不嫌弃泥土,才能够成为那样高大;河海不舍弃细流,才能够变得那样渊深;做国君的不排斥普通百姓;才能够发扬他的德行。土地没有东,西,南,北的区别,人民没有本国外国韵界限,一年四季的生活都充足美满,连神鬼都会降福,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啊。如今却抛弃百姓去辅助敌国;驱赶客卿去帮助其他诸侯国建功立业,。使天下有才能的人退缩不前,不敢奔向西方,停止脚步不敢迈人秦国,这种做法就是通常所说的借武器给仇敌,送粮食给强盗一类的行为呀。

许多物品不产于秦国,但可视作宝物的东西却很多;有才能之士不出生在秦国;但忠于秦国的能人却很多。现在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损害了民众的利益增加了仇敌的力量:对内造成自己的虚弱,向外和诸侯结下了怨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国家不危险,是不可能的。

《学习要点》

本文第二段分析。采用归纳法,从历史上说理。以秦国历史上四个国君纳客而成就帝业注意:要记住四个秦国的国君的名字及事情。

本文第三段分析。从现实说理。先用大量事实铺陈秦王爱的“物”全不是秦国出产的,与秦王用人上排斥客卿进行对比,然后指出重物轻人与秦王统一天下的目标相悖。

正反对比的论证说理方法。

第二段,穆公,孝公,惠王,昭王等四君以“客之功”是正面论述,与“向使”的反面推理,构成对比。

第三段,对物的“非秦者爱”与对人的“为客者逐”构成对比;

第四段,“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与秦的“弃黔首以资敌国”构成对比;

全文都是以纳客之利来对比逐客之害。

铺陈的写法(用铺陈写法,更大量运用排比句完成)

第二段,“西取”“东得”“迎”“来”:“拔”“西并”“北收”“南取”“包”“制”。

第三段,更是铺陈秦王喜欢珍宝,美色,音乐;

《重点段落分析》

1,文章第二自然段。

划分层次。

分为两层。第一层“昔穆公求士——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证明秦国历史上任用客卿建功立业的事实。第二层,驱逐客卿是不对的。

论证方法。

第一层是归纳法,第二层是对比法。

所列举的四位秦国国君任用客卿的侧重各是什么。

穆公争霸,孝公变法,惠王扩张,昭王安内。任用客卿各有侧重,有利突出客卿的多种作用。

2,文章第四自然段。

这段的中心论点。

论述了逐客之害。

划分层次。

分为两层。第一层“臣闻地广者粟多——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第二层“今乃——”

(3)论证方法。

第一层:类比法;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对比法

修辞方法。

排比,对偶。

2025公考·省考培训课程试听预约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