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大学语文材料诗词部分(六)
2017-03-27来源:易贤网

《行路难》(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李白盛唐伟大诗人,字太白,号清莲居士。

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歌感情奔放,想象丰富奇特,形成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

《行路难》是一首乐府旧题。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长安的生活,使他看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他对现实满怀激愤,却又无可奈何;另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疑,又使他能自我勉励,振作精神,充满希望,向前奋进。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五层。

第一层,1——4句。描写自己面对美酒佳肴,不能进食,表现出内心极度的愤懑。

第二层,5——6句。以自然景物的艰险,比喻自己仕途的艰难。

第三层,7——8句。以古代人的典故,激励自己终究会有实现理想之日。

第四层,9句,四个三字句。再次感到人生的艰难。

第五层,10——11句,自信有朝一日,可以宏图大展。

三,词语解释

1,忽复乘舟梦日边。忽复:忽然又;

2,直挂云帆济沧海。直:毫不犹豫;济:渡;

《行路难》(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李白盛唐伟大诗人,字太白,号清莲居士。

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歌感情奔放,想象丰富奇特,形成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

《行路难》是一首乐府旧题。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长安的生活,使他看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他对现实满怀激愤,却又无可奈何;另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疑,又使他能自我勉励,振作精神,充满希望,向前奋进。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五层。

第一层,1——4句。描写自己面对美酒佳肴,不能进食,表现出内心极度的愤懑。

第二层,5——6句。以自然景物的艰险,比喻自己仕途的艰难。

第三层,7——8句。以古代人的典故,激励自己终究会有实现理想之日。

第四层,9句,四个三字句。再次感到人生的艰难。

第五层,10——11句,自信有朝一日,可以宏图大展。

三,词语解释

1,忽复乘舟梦日边。忽复:忽然又;

2,直挂云帆济沧海。直:毫不犹豫;济:渡;

《主旨》

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三国时蜀汉开国丞相诸葛亮祠堂,对诸葛亮历史功绩和忠心为国的精神给与热情地肯定,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给与高度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国家动荡之阶,未能有所作为的感概。

《课文串讲》

前四句描写景物。首句设问句,表示自己崇拜已久,来到成都,急于往访的心情。“自”“空”两字,表明物是人非,人们已经忘记诸葛亮了。

后四句抒发感情。“三顾”是明君求贤,“两朝”是贤相图报。最后两句是感叹诸葛亮大业未成,也寄托自己的感叹。

《词语解释》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几次开济:开创基业,匡济国家

出师未捷身先死。捷:成功。

《学习要点》

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前四句描写景物,但景中有情。寓情于景。五六句叙事,内中也含着感情。最后说出自己的理想,愿望,发表了议论。

2,颔联对丈工整。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映阶”对“隔叶”。“阶”平声,“叶”仄声。“碧草”对“黄鹂”,“草”平声,“鹂”仄声。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