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各科答题思路梳理
2016-11-07来源:易贤网

【语文】考前不要复习太多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如何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题意并成文?深圳高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罗成表示,考生拿到题目后,首先要充满自信,相信作文题目是适合自己写的。根据材料的提示,考生可从自己10多年的经历中,回想自己曾经经历过、感受过的相关事情,并回忆自己写过的类似题材,思考清楚后,再开始构思文章。

“写作时要注意短、平、快。”罗成表示,“短”指的是篇幅,作文字数控制在800字到1000字之间。“平”一方面是指扣题,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多处点题。“快”就是入题要快,主题明晰。

此外,有纠错本的考生,罗成建议这几天重点浏览纠错本。“不要看书或看复习资料,越看问题越多,对考点、错题、题型、答题思路、方法都进行梳理,保持头脑清醒。”他表示,复习时可以拿着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增强记忆,但尽量不要做题。

【数学】答题先易后难 注重准确性

“据我们估计,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跟去年、前年比,没有多大变化,但难度方面可能比2012年略大一些,比2011年则小一些。”深圳中学高三数学教研组长郭玉竹说,按照以前的规律,一般情况下,广东高考数学试卷在奇数年会比较难一些,偶数年则相对容易一些,“2011年那年的试卷就特别难。”

考前两三天是否需要备考?郭玉竹建议考生每天抽点时间看看以前做过的错题即可,“如果完全不管,会失去题感,高考时会有生疏感。”

“无论数学试卷难易程度怎样,都不要受到影响,因为如果难,大家都一样,答题时要遵循‘先熟悉,后陌生’、‘审题慢、答题快’的原则。”郭玉竹表示,广东省数学试卷一般常规性题目分数会达到100多分,因此高考时要尽量保证前面选择、填空等基础性题目的准确性,“后面比较难的大题看自己的水平去答,难题要讲究策略,争取拿到步骤分。”

郭玉竹表示,高考数学答题最忌讳两点,一是打乱考试节奏,急于求成做大题,导致匆忙做的前面的题目出现大量错误。二是一味地紧张,看到一个题目表面有点不一样后,就心里发慌,没办法入题。

由于数学科目是高考第一天下午考,郭玉竹提醒考生中午尽量要休息四五十分钟。

【英语】让解题思路处于兴奋状态

深圳中学英语老师王卫华说,临近高考,时间很宝贵,考生要有策略地复习。

对于英语复习,王卫华表示,考生要做到看、记、写、练。重点看平时笔记本中印象深刻的思路以及纠错本,“可对纠错本上的错误进行精选,掌握的题就删掉,浓缩成50到100道题。”王卫华说,考生还可以对照高考考纲进行查漏补缺,对感到模糊或一知半解的题目重点看。

在“记”方面,考生可以重点记忆典型的段首句、经典的高考优秀范文,这对写作有帮助。王卫华还提醒,易错的单词也要重点记忆,尤其是语态变换时单词的写法要准确,“一篇作文里有错词,会让印象分大打折扣”。

除了靠记忆,考生复习时还要动笔头。将背诵的经典范文正确地默写出来,并注意书写的工整,每个字母都要准确地写出来。此外,每天可以写5到10个涉及自己学习、生活的句子,这对高考作文有帮助。

虽然最后复习期间不能以做题为主,但考生每天都必须做一定量的试题,让自己的解题思路处于兴奋的状态。

【文综】最后关头不要“题海战”

“地理这块将延续以往三年的高考试题难度,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深圳中学地理老师郑卫华建议考生,高考最后复习应回归基础,不要执着于难题、怪题和偏题。

“出题模式应该会延续前三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但他提醒道,高考前的最后关头,不要在题海中使劲摸索。

在高考过程中,面对选择题、填空题、简单题和开放的问答题,做题时都要注意精准审题。以填空题为例,专业术语要表达准确,“错一个字就没有分了,所以一定不能写错别字”。

在最后的开放性题目中,要注意多角度进行表述,不能抓住某个点大做文章,只有从多角度回答问题,才能拿高分。此外,答题时要注意利用背景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地理术语,逻辑清晰地表述出来,有条理地标上序号分点表达。

【理综】每科作答50分钟左右

“从化学科目来说,我们预测今年题目变化很小,应该延续去年的模式,难度和考试范围不会有大的变化。”深中化学老师罗吉祥说。

对于考前两三天理综如何复习,罗吉祥建议考生重点阅读需要记忆的内容、错题,教材中的实验、公式和典型例题,做一或两套模拟题,模拟题尽量简单,既可防手生,又能增强信心。此外,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复习完而焦躁不安。事实上,考试的知识你未必不知道,你不知道的知识未必会考。”

应考时,罗吉祥建议考生要合理分配时间,最好每科用50分钟左右时间。遇到不太会做的题目先跳过,不要过多纠缠,务必先将每科会做的题目做完。答题顺序按平时的习惯去做,“选择题虽然基础,但涉及面广,分值高,一定不要大意,力争拿到满分。考试时一定要做到‘我易人易我不大意,我难人难我不畏难’”。

2025公考·省考培训课程试听预约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