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
2008-10-26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特征的反映,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历史经验,把握时代主题的基础上,邓小平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总结了历史经验,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也开始起步,并及时提出必须坚持基本原则。这就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全面改革逐步展开,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也逐步形成。根据实践经验,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阐述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取得的成果,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任务、动力、条件、步骤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等问题,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

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四大对这一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作出了全面的概括和论述,并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至此,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2025公考·省考培训课程试听预约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