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申论热点需理性体检
2016-02-19来源:易贤网

【背景资料】

近些年,随着国人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保健保养需求的增加,定期体检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逐渐发展为一项巨大的医疗产业。但是,非理性的、过度的体检造成劳民伤财,浪费医疗资源;同时,对人们的身体造成损害。

【标准表述】

随着国人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国体检产业在近十年内迅猛发展。这有利于塑造国人科学的体检意识,扭转过去“小病拖成大病”的传统就医观念。但是这同样存在弊端。随着商业化体检的发展,“中国式体检”表现出过度化、浪费化现象,对个人健康没有益处。人们需要认识到,体检项目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越贵越好。过度体检不仅浪费医疗资源,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甚至反而损害身体健康,带来细菌感染和器官损伤等危害。

然而,“中国式体检”存在过度体检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商业性体检机构在宣传方面弄虚作假,误导公众,让人们认为体检项目越多越好,越贵越好。

第二,国人的健康知识、保健常识不科学,产生“金钱换健康”的不良观念。

第三,卫生部门和地方政府缺乏引导,对公众进行的医疗知识普及不够。对体检机构缺乏监管和引导,体检机构对人们过度体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具体措施】

第一,应当通过地方立法,对体检标准和项目、体检机构资质和卫生条件进行制度化规定,做到有法可依,规范体检市场。

第二,强化卫生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监管引导责任。一方面,监管体检机构的健康化发展,对天价体检项目和过度体检进行问责,取缔没有医疗资质和医疗条件不合格的体检机构;另一方面,开展医疗常识普及工作,对公众的体检消费进行引导。

第三,国民有体检意识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要理性看待,体检时选择适合自身身体状况的项目,减轻经济负担,节省医疗资源。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