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青海省公开考录主任科员以下职位公务员《申论》试卷
2011-04-10来源:易贤网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间: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所给定的材料,按照材料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4.报考藏汉、蒙汉两种语言文字职位的考生,《申论》第二问必须用民族语言文字作答,否则不计分,按未达到职位条件要求处理,取消其考试资格和录用资格。

5.报考自治州及以下职位的考生可以选择使用自治州自治民族语言文字答题。

二、给定资料

1.青海具有四大战略地位和优势,将在国家发展建设的总体布局中,聚焦世人的目光。

青海有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陆盆地三种地理形态.因此也造成三种自然气候带的交汇,这在中国是唯一的。随着2006年青藏铁路的通车,以及未来更多铁路线的延伸,青海将成为西北的交通枢纽和西部对外开放的门户,这是青海地理上的战略优势。

另外,青海生态上的战略优势也很突出。这里是三江发源地,黄河、长江、澜沧江哺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青海素有“中华水塔”之誉,三江源关系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全球的生态安全。在青海,黄河是名副其实的“一江清流”,更有“天下黄河贵德清”之赞美。正是青海人民保护三江源的努力和工业发展上的牺牲,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东部的建设和发展。

青海还具有资源上的战略地位,水能、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矿产等分布都很集中,这里的高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

另外,青海还具有稳定的战略地位。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以及蒙古族,五大世居民族占到青海总人口的46%,青海的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土地就占到了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7%。两大宗教,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在青海相融共存。自古以来,“西陲安宁”都是历代中央政府的期望。

“打造高原旅游名省”正是基于对青海省情的深刻认识。青藏铁路的开通,使得到青海旅游正成为一种时尚。然而,在这条旅游热线上,西宁却往往只是人们去西藏的一个中转站。青海要努力打造以青海为目的地的旅游主体市场。

2.青海的美不同于四川的“峻美”和云南的“秀美”,青海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壮美”。从海拔两千米到三千米直到四千米,呈阶梯状上升的青海,视野不断扩大,一种大气之美造就了大美的青海。青海的旅游特点可用“一圈三线”来概括。一圈指省会城市西宁周围200公里以内的范围,这里有贵德黄河、青海湖、塔尔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原子城等著名景点。三线分别指青南线、中线和北线。青南线即三江源所在地,一直到玉树藏族自治州,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当中可领略到深厚的藏传佛教文化内涵。中线,也就是西线,这里有著名的柴达木盆地、戈壁和沙漠,古时候的丝绸之路就穿越此地。北线呈现一派风景如画的风光,祁连山和山脚下的草原,几十万亩的油菜花地,绵延成一条高原风景线。那种绚烂之美与南方四、五月间油菜花朦朦胧胧的感觉相比更震人心魄。

3.青海省自提出建设高原旅游名省发展战略以来,全省旅游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层面,青海受到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从2007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千万人次大关,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6.11亿元人民币,增长33.2%,到2008年春节黄金周,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8108.58万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12%,青海省旅游业在建设高原旅游名省战略引领下,进入发展快车道,后发优势的劲力正在逐渐显现,青海高原特色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4.思路不仅决定出路,而且决定发展的高度和速度。无疑,高原旅游名省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全省第二次旅游发展大会的适时召开,《关于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把建设旅游名省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重要内容来抓,作为我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需求来抓的主导思想的引航,促使青海旅游业发展站在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上,呈现出朝着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跨越式发展迈进的喜人局面。

随着《青海湖旅游景区整体规划》、《青海自驾车旅游总体规划》一些高水平旅游规划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随着青海湖精品旅游景区按照“统一保护、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利用”要求的着力打造,随着青海玉树民用机场建设以及全省道路交通建设进一步加快,随着青藏高原热气球之旅、环湖赛、青洽会等重大节庆活动的有序展开,随着全省星级饭店和A级以上旅游景区持续扩容,随着青海省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功能提升以及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加大、旅游区域合作持续推进等等,简而言之,随着高原旅游名省建设步伐加快,全省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的速度将会日益提升。

5.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的省份,文化底蕴深厚,青海的旅游业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但是目前发掘手段和展现特色的办法还不多,利用水准还不高。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促进高原旅游名省建设,加快青海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我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为基点,对症下药,提升我省旅游文化的品位。

不少到青海旅游的外地游客这样评价青海的演出市场:“到青海旅游,白天看景点.晚上干瞪眼。”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省旅游演出市场还处在蹒跚阶段。

虽然我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利用率不到10%,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利用过程中,如何深入挖掘丰富的历史、民族和民俗文化内涵,如何发挥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成为制约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文化部门将聘请国内的大腕名家,面向旅游市场,创作排演一台与青海文化资源相匹配、艺术水准一流的大型精品歌舞晚会《青海》(暂定名)。据悉,这部剧将以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音乐制作、舞美设计,展示青海厚重的文化底蕴、文化风貌、民族特色、民俗风情,力争打造成宣传青海的特色文化品牌,有望于近期搬上舞台。

“花儿”风情歌舞《六月六》、大型民族歌舞《青溜溜的青海》,将作为旅游演艺节目推向市场,更好地表现青海歌舞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

另外,文化部门将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全新的运行模式,将已经改造完的青海剧场逐步建设成西宁地区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定点旅游演艺场所。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