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淄博市考试考核择优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办法
2014-10-27来源: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

易贤网网校上线了!

>>>点击进入<<<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和省军转安置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深化军转安置制度改革,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根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发〔2001〕3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中发〔2007〕8号)和《关于改进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转联[2012]1号)文件精神,按照“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考试考核、择优安置军队转业干部。

二、考试考核办法

(一)考试

符合在我市安置的计划安置军转干部全部参加由全省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的军转安置考试。考试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一份试卷,满分120分,时间3个小时。

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事政治,法律(宪法、行政法),公文写作与处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以及军队和地方应知应会的知识。考试不指定教材。

(二)考核

1、团职干部

针对2014年省下达转业安置计划的担任团级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含处级文职干部,下同)。考核项目包括军龄,职务,奖惩情况,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涉核等特殊岗位工作情况,参战情况等。主要依据转业干部本人档案记载进行量化赋分。时间计算一律截止到2014年3月31日。

(1)加分项目

①军龄分。军龄每满一年计1分,计算整年后剩余时间,半年及半年以内的计0.5分,半年以上的计1分。入伍前参加工作时间不计为军龄。

②职务分。任正团职或副团职时间每满一年计1分,计算整年后剩余时间,半年及半年以内的计0.5分,半年以上的计1分。担任团职领导职务时间每满一年计0.5分,计算整年后剩余时间,半年及半年以内的计0.25分,半年以上的计0.5分。

③受奖励分。平时立三等功,在团职岗位上计3分,在营职以下岗位上计2分;平时立二等功或战时立三等功计10分;平时立一等功或战时立二等功计15分;被大军区级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或战时立一等功计20分。在执行全国性抢险救灾等特殊任务时立功可参照战时立功计分。因同一事项多次受奖励的,只按最高奖励等次计分一次。

④受表彰分。因工作业绩突出,受四总部以上表彰的计9分;受大军区级表彰的计4分;受军级或相当于军级表彰的计2分。因在参与支持地方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表现突出,受到国家、省级、地市级表彰的分别计7分、3分、2分。因同一事项受不同级别机关表彰的,只按最高级别机关表彰计分一次。

⑤获科技进步奖分。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前3位人员分别计20分、10分、5分;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前3位人员分别计10分、5分、3分;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前3位人员分别计5分、3分、2分;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的前3位人员分别计3分、2分、1分。获得科技进步奖同时立功的,或因同一事项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的,只按最高奖励等次计分一次。

⑥其他加分项目。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涉核等特殊岗位工作的每满一年计0.5分,计算整年后剩余时间,半年及半年以内的计0.25分,半年以上的计0.5分。参战每满一个月计0.5分,计算整月后剩余时间,半月及半月以内的计0.25分,半月以上的计0.5分。

认定边远艰苦地区以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为依据。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涉核等特殊岗位工作以及参战的时间,以档案记载和部队师以上单位政治机关的证明材料为准。同一时间区间内符合多个加分项目的,只按最高项目计分一次。立功表彰奖励分数可累计计算,但不得超过上一个奖励等次或级别的计分。

(2)减分项目

①受行政警告处分每次减1分,受行政严重警告处分每次减2分,受行政记过处分每次减3分,受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每次减4分。

②受党内警告处分每次减2分,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每次减3分,受撤消党内职务处分每次减4分,受留党察看以上处分每次减5分。

因同一事项受行政、党内双重处分的,只按高处分等次减分一次。

2、营职以下干部

针对2014年省下达转业安置计划的担任营职以下的转业干部(含科级以下文职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下同)。考核项目包括军龄,奖惩情况,边远艰苦地区工作时间,从事飞行、舰艇、涉核等特殊岗位工作等。主要依据转业干部本人档案记载及相关证明进行量化赋分。时间计算统一截止到2014年3月31日。

(1)考选条件

参加考选的营职以下军转干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②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③身体健康,能够坚持正常工作;

④考选岗位有特殊要求的要符合相应条件。

(2)加分项目

①军龄分。军龄每满一年计1分,计算整年后剩余时间,半年及半年以内的计0.5分,半年以上的计1分。入伍前参加工作时间不计为军龄。

②受奖励分。依据部队《纪律条令》给予的奖励实行加分。平时立三等功计3分;平时立二等功或战时立三等功计8分;平时立一等功或战时立二等功计13分;被大军区级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或战时立一等功计18分;在执行全国性抢险救灾等特殊任务时立功的,参照战时立功计分。多次受奖励的,只按最高奖励等次计分一次。执行全国性抢险救灾等特殊任务,但未因此立功的在原计分基础上增计1分。

③获科技进步奖分。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前3位人员分别计18分、13分、8分;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前3位人员分别计13分、8分、3分;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前3位人员分别计7分、4分、1分;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的前2位人员分别计5分、1分。获得科技进步奖同时立功的,或因同一事项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的,只按最高奖励等次计分一次。

④其他加分项目。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涉核等特殊岗位工作每满一年计0.5分,计算整年后剩余时间,半年及半年以内的计0.25分,半年以上的计0.5分。

认定边远艰苦地区以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为依据。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涉核等特殊岗位工作的时间,以档案记载和部队师以上单位政治机关的证明材料为准。同一时间区间内符合多个加分项目的,只按最高项目计分一次。

(3)减分项目

①受行政警告处分每次减1分,受行政严重警告处分每次减2分,受行政记过处分每次减3分,受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每次减4分。

②受党内警告处分每次减2分,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每次减3分,受撤消党内职务处分每次减4分,受留党察看以上处分每次减5分。

因同一事项受行政、党内双重处分的,只按高处分等次减分一次。

三、安置办法

(一)团职干部

团职干部分两个层次根据考试考核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名并张榜公布,正团职满三年以上的军转干部单独排序;正团职不满三年的军转干部与副团职军转干部一起排序,列副团职军转干部之前。总成绩相同的军转干部按照任职时间、军衔及时间、军龄(计算到月份)等因素依次比较至第一个有差异的因素为止,决定排名先后顺序。根据安置计划、安置条件,在指定的时间、地点,由军转干部本人按照排名先后顺序依次选择安置单位。拒绝选择单位的军转干部,由市委组织部在安置计划内指令性安置。

对中央、省垂直管理单位安置计划落实,由军转干部根据本人专长和接收单位工作需要,在集体选择安置单位前与接收单位自主联系、协商,达成意向的由接收单位出具接收函,按政策规定派遣。

(二)营职以下干部

营职以下干部根据考试考核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名并张榜公布。总成绩相同的军转干部按照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及时间、是否担任领导职务及时间、军衔及时间、军龄(计算到月份)等因素依次比较至第一个有差异的因素为止,决定排名先后顺序。根据安置计划、安置条件,在指定的时间、地点,由军转干部本人按照排名先后顺序依次选择单位。

对因故未参加“双考”、参加“双考”后自愿放弃或特殊原因未能选择安置单位的军转干部,到相应区县安置。

各区县、部门、单位在完成接收计划的前提下,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同意,可计划外接收军转干部。

对按照政策规定应予重点照顾的军队转业干部,在安置期限内军队转业干部未能落实安置单位或接收单位未能完成安置计划的,实行指令性分配。

四、纪律监督

军转安置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要以对党、国家和军队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执行军转安置计划,积极接收安置军转干部,自觉维护军转安置工作的严肃性,不折不扣地完成军转安置任务。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军转干部,这是一条政治纪律。对不按政策规定安置军转干部的部门和单位,要责令限期改正。对拒绝接收军转干部或没有完成安置任务的部门和单位,要通报批评,并由组织、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暂缓办理其人员调动、录用、职称评聘和编制等审批事项,而且一律不得评为各级文明单位。

军转干部应该对本人档案材料及填写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弄虚作假参加报考的,取消考试成绩,已经考选单位的,一律无效。军转干部按程序选择单位签字确认后,即为生效,不得再调整,否则作退档处理。

考试考核择优安置军转干部工作由市军转安置部门负责解释并实施,全过程由市监察局派员监督,坚持考试考核范围、考试考核成绩、择优安置结果“三公开”,实行“阳光安置”,确保安置工作公开透

中共淄博市委组织部 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4年10月15日

更多信息请查看征兵/军转干部安置网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