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间隙感染途径和治疗在口腔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的考试中是经常会出现的考点。考生们在最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要抓紧复习。医度在线小编搜集整理了颌面部间隙感染途径和治疗的相关知识点供考生参考。祝广大考生取得好成绩。
颌面部间隙感染途径
1.牙源性 病原菌通过病变牙或牙周组织进入体内发生感染者,常见龋齿、牙周病、智齿冠周炎为主要感染来源。
2.腺源性 面颈部淋巴结可继发于口腔、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炎症改变;淋巴结感染又可穿过淋巴结被膜向周围扩散,引起蜂窝织炎。
3.损伤性 继发于损伤后发生的感染。
4.血源性 机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通过血液循环形成口腔颌面部化脓性病变。
5.医源性 局麻、手术、穿刺等操作时未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
1.局部治疗
保持局部清洁,减少活动度,避免不良刺激。急性期局部外敷中草药可起到散淤、消肿、镇痛或促进炎症局限的作用。已有局限倾向的,可促使炎症消散或加速形成脓肿及排脓。
2.手术治疗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手术治疗应达到脓肿切开排脓及清除病灶两个目的。
3.全身治疗
包括全身支持疗法,维持水、盐代谢平衡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更多信息请查看医学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