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简介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是北京市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的集学术研究、咨询服务、文化传播于一体的高层次研究机构和交流平台。
研究院的主要职责是承担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宣传部交办的文化发展、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调研论证、基础理论研究和应对策略研究任务;开展首都文化和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开展推进文化之都建设的相关理论模型研究;研究推进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播工作;总结文化创新的“首都模式”,开展首都文化示范基地建设研究和评估体系研究;开展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播方面的培训工作。
于丹教授担任研究院院长。诚挚欢迎具有开拓视野的综合性、复合型优秀人才前来应聘,研究院将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灵活的聘用岗位,优厚的福利待遇。
二、研究院在研项目
为了更切实的响应和推动北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城市文化软实力与国际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同时注重贴近性与时效性的追踪和评估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环境与公共政策,文创院将集聚各学科各行业优势研究人才,链接政、企、研多领域精英人才,在协同创新机制下进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文化创意产业课题研究:
1.宏观层面:北京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坐标与政策方略研究
2.中观层面:北京与全国重点省市文创产业政策体系与发展环境比较研究
3.微观层面:北京文创产业集聚区集聚水平与发展对策研究
北京动漫游戏产业格局与发展路径研究
4.智库咨询:首届北京惠民消费季策略建议及活动评估
三、招聘岗位和条件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招聘岗位为北京市事业编制,相应待遇参照北京市事业单位有关政策执行。
岗位一:办公室行政人员
招聘条件:
1.中共党员;
2.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本科和硕士及以上学历均在211工程院校或985工程院校就读并毕业;
3.具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身心健康,性格开朗,具有踏实、负责和敬业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沟通能力;
5.委培生、定向生和已签约的毕业生不得申报;
6.具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岗位二:财会人员
招聘条件:
1.中共党员;
2.全日制硕士及以上学历,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熟悉高校及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及其业务核算流程,具备财务管理及行政相关岗位的工作经验;
4.政治思想素质较高,热爱财务管理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踏实肯干;有良好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及适应能力;
5.北京户口,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
岗位三:研究员(正高级职称,2名)
招聘条件:
1.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取得开创性研究成果,其学术水平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
2.研究领域侧重于中外文化差异比较与传播策略研究,各国文化产业政策与评估体系研究等;
3.曾独立主持国家级研究课题者优先,具有很好的团队带领和组织协调能力。
岗位四:副研究员(副高级以上职称,2名)
招聘条件:
1.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领域专业背景,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较高的研究水平;
2.熟悉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熟悉文化产业政策、市场、商业模式,具有较强的洞察力与分析能力;
3.具有与文化传播及文化产业研究相关的独立著作,在文化、传媒、策划、设计、创意等方面具有实践经验者优先。
岗位五:应届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出站人员)
招聘条件:
1.文化传播、文化产业研究相关专业应届博士生或出站博士后,年龄不超过35岁;
2.学术底蕴扎实,曾作为骨干参与省部级及以上调查研究课题若干;
3.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承担中外文化交流工作。
四、应聘材料
(一)基本信息表;
(二)本人简历(含照片和应聘工作设想);
(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2篇;
(四)两位本学科领域教授的推荐信。
注:请于2014年月1日17前电子邮件或邮寄送达应聘材料,并保证所有材料一次性送达。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韩晓蕾邮箱:bicic@bnu.edu.cn
电话:010-58802699传真:010-588020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9812A
邮编:100875
附件:
易贤网温馨提示: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人员招聘信息表.doc》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网,最近更新2013年12月30日。
易贤网下载后为“.zip”的压缩文件,解压后得到“.doc”格式的文件,文件使用MS-Office办公软件word制作,请确保您使用的电脑已安装此类软件,否则打开的文件将是乱码。
更多信息请查看北京市事业单位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