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退休干部义务“除障补路”17年
2017-12-27来源:易贤网

【热点概述】

“是谁偷偷在修路?”前几年,这个疑问一直困扰着济南市中区市政局的工作人员。后来一位穿灰色上衣、戴黑色墨镜、骑着自行车、随身携带锤子和铁钳,蹲在路边捣平马路橛子的老人形象开始在网络、报纸和电视台出现。随着记者的挖掘,“补路老人”的身份得以公之于众——山东省纪委的退休干部杨国华。

【模拟命题】

针对退休老人坚持17年“除障补路”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做一件好事容易,经常做好事难,17年如一日做好事更难!杨国华坚持不懈,不计名利,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一生的榜样。

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正所谓“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杨国华在听到邻居遇到问题时,认真思考,积极地为他们解决困难,并且自费义务为大家“除障补路”,免费为老人更换拐杖橡皮套,帮助困难居民募集资金等等事迹,所彰显的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更为当前的青年人树立了榜样。做一次好事容易,做多次好事难,17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从不间断更是难上加难,杨国华老人坚持行善且不计名利的品质在浮躁的当今社会无疑是一股清流,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点赞并学习。

多一些除障,就少一些事故,多一些善意,就多一些芬芳。杨国华老人的善举不惊天、不动地,却是充满爱意和暖意的正能量。然而纵观当下社会,有人为公交车上的一个座位争执不下甚至大打出手,有人为了一己私利弃他人安危于不顾,有人因为一点点挫折就对生活失去希望,自暴自弃……

杨国华老人的事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新闻上,我们应该让更多人像他学习,让他的事迹不断发酵,影响更多的人。一方面,媒体要加大对以杨国华老人事迹为榜样的此类事迹的报道,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人要自发的学习老人的精神品质,并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坚持不懈的品质践行到生活和工作中。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