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贤网网校上线了!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I 课程说明
1、 课程性质与设置说明
《传播学》传播学课程是国内新闻传播学科必须开始的核心专业课程,目标是通过中西方传播学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对传播学的发展,各种理论、流派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利用传播学知识,针对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传播现象,进行思考、辨析以及进行各种传播实践的实际能力。
2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A、了解传播学的产生、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了解传播学的学科背景,世界传播研究的发展潮流和中国传播研究的现状
B、从传播者、受众、信息、符号、媒介、传播技巧、传播环境、传播效果等方面比较系统地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
了解传播学与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的交叉性,具备初步的应用传播学理论进行各领域研究的能力。
C、能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传播现象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熟练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形成较强的传播实践能力。
II 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 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把握传播概念
2、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
3、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
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传播学的任务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2、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
问题一: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问题二: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1、口语传播时代 2、文字传播时代 3、印刷传播时代 4、电子传播时代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问题一: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问题二: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1、符号的定义
2、信号与象征符
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1、意义的定义
2、符号意义的分类
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
1、人类的象征行为
2、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3、象征文化与现代社会
问题一:什么是符号?
问题二:什么是象征性社会互动?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2、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一)直线模式: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二)循环和互动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3、传播过程的特点
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1、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2、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3、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问题一: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
问题二:传播过程有什么特点?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人内传播
1、人内传播的定义
2、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3、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米德关于内省式思考的观点
第二节: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的定义
2、际传播的动机:人际传播的四个动机;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3、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人际传播的四个特点(渠道多方法活、意义丰富复杂、双向性强、非制度化);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两个主要研究领域
4、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问题一:库利“镜中我”概念
问题二:米德关于内省式思考的观点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第一节:群体传播
1、群体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2、 群体的概念
3、 群体的社会功能与意义
4、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
5、 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意识三个方面P92;群体意识的形成P92
5、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6、 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7、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集合行为的概念;集合行为产生的三个条件;集合行为的三种特殊的传播机制
第二节:组织传播
1、组织与组织传播:
组织的概念与结构特点;组织传播极其功能组织传播的定义;组织传播的四个功能
2、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3、组织外传播极其形态
问题一:什么是群体规范?
问题二:集合行为的定义及其发生的基本条件
第七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的定义;大众传播的特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的三功能学说、赖特的四功能说、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三功能观
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1、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
2、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
3、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的发展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1、大众传播与现代人生活:
2、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3、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大众传播与现代化信息环境
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问题一:大众传播的四种功能观
问题二:什么是信息环境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
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1、国家与政府四个方面的控制
2、受众对媒介控制的四种手段
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1、麦奎尔的“规范理论”的六种类型
2、资本注意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3、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问题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问题二:社会责任理论
问题三:民主参与理论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一) 媒介即信息 (二) 媒介:人的延伸; (三) “热媒介”与“冷媒介”; (四)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2、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一)“电视人”与“容器人”概念 (二)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三)、新媒介的发展均势及其冲击 (四)“电子乌托邦”思想项基本原则
第二节: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播
1、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3、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
(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怀特的“把关”模式及后来对它的补充 (二)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三)把关过程的实质
问题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即讯息
问题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热媒介和冷媒介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第三节:“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的基本观点 和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问题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问题
1、传播效果的概念含
2、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
3、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研究
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1、传播主题与传播效果
(一) 信源的可信性效果(二) “休眠效果”
2、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一)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二)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三)“明示结论”和“寓材料于效果之中” (四)“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五)“警钟效果”
3、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一)舆论领袖(二)群体归属与群体规范的影响
问题一: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传播效果
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2、对“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
三种考察议程设置功能的机制(知觉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
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问题
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
1、“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
2、“沉默的螺旋”理论特点
3、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批判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
1、“培养”理论的起源与背景
2、“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第四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
1、“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蒂奇诺的“知沟”假说P230
2、“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3、“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极其意义
问题一: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和特点
问题二:试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
问题三:简述”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一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
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1、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情况
2、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
3、文化帝国主义问题
问题一:什么是国际传播?
问题二:国际传播的主体有哪些?
第十四章 传播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一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1、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2、传播学的奠基者与学科开创者
3、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的贡献
第二节: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1、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2、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问题一:简述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
问题二:简述传播学的学科创始人
问题三:比较分析传播学的两大学派
更多信息请查看甘肃省事业单位招聘网